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海运价格-“数字革命”推动长江航道高质量发展

 海运新闻     |      2019-12-26 08:09

奔腾不息的长江,孕育着古老的中华文明,它的潮起潮落、发展兴衰一直萦绕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头。

为中华民族母亲河奠定高质量发展之路是长江航道局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长江航道局聚焦航道公益服务职能,谋划建设数字航道,以“数字革命”颠覆传统航道维护模式。

12月中旬,记者从长江航道局采访得知,半年来,该局实行的数字航道运行调度工作模式,再度强化了航道公益服务职能,“数字革命”作用于自然航道所产生的奇特化学反应,顺应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长江航道迈入了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海运价格-“数字革命”推动长江航道高质量发展


服务在变“广”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长江航道局坚持以“开辟美好生活新航道”为己任,以“服务长江水运、服务沿江经济、服务流域百姓”为宗旨,发起了一场向传统挑战的“数字革命”。

2009年,长江航道局研发制作长江电子航道图;2012年,贯通长江干线2687.8公里的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完成,连续两年被交通运输部列为“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之一;2018年12月,长江航道图APP研发上线,短短一年多,下载安装人数已超5万。

这款电子航道图还得到了业界广泛关注,并延伸至其他内河流域。2016年10月,长江航道测量中心为江西省港航管理局制作的电子航道图成功验收。今年9月,长江航道测量中心成功为湖北省港航管理局制作了375公里电子航道图,并在长江航道图APP上与长江电子航道图无缝对接同步运行。

长江航道局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通支流,有力推动了长江干支联动,部省合作,推动内河航道“一张图”。

为了延伸服务,将“数字革命”推向更深更广处,2018年,长江航道局在全线各分中心的基础上推进数字航道联通运行。

长江航道局局长付绪银将其喻为一场史无前例的技术、思想、行为、管理革命,需要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发展层次,提升服务内涵。

为实现数字航道联通,长江航道局在过去近十年分段建设的基础上,将主中心与分中心的数字航道合为一体,做到连点成线、结线成网,形成统一完整的数字航道综合服务系统。

6月28日,数字航道联通试运行。工作人员只要拿起手机,或对着电脑轻点鼠标,6个区域局、81个航道处之间航标、水位、以及现场作业的实时情况便能传输到数字航道主中心;9月30日,数字航道全面联通运行,整合了长江全线航标、水情、航道尺度等动态信息,航标遥测遥控技术已全面打通无线网、AIS、北斗、海事卫星等远程传输通道,实现了航标运行状态监测的远程化、实时化和智能化。

数字航道联通运行后,每年长江干线全线航标数据将更新不少于10万条,电子航道图数据更新不少于1500幅,水位数据年交换传输不少于40万条次,可为沿江政府、港航企业、营运船舶、社会公众等提供及时、顺畅、便捷的航道信息服务。

十年里,“数字革命”为长江航道公益服务添上了“信息之翼”,也为黄金水道运输质量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模式在变“新”

航道是长江航运的基础,是沿江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提起航道管理,人们想到的就是挖泥沙、护坡岸、换航标的传统印象,“数字革命”则是一场从思想观念到管理模式的全方位变革。

对外,“数字革命”面向航行船舶、港航企业、社会公众等,实现长江航道信息资源数字化;对内,则改变航道业务体系、维护管理模式、内部管理机制等,实现长江航道管理活动数字化。

为有效发挥数字航道系统功能,今年5月,长江航道局相继印发《数字航道条件下长江航道运行调度试点工作方案》《关于做好长江干线数字航道动态监测报(预)警处置分级管理工作的通知》和《长江航道局关于开展数字航道电子巡查试运行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在6个区域局机关和6个基层航道处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开展“数字航道条件下长江航道运行调度指挥试点工作”,构建新型的航道维护管理模式。

从灵活性调度着手。各单位统筹调配,将符合要求的人员补充到航道运行调度指挥岗位,开展多层级的数字航道系统操作培训,调度指挥人员的业务能力有所提高,航道运行调度力量得到加强。

向预防性监测发力。充分利用数字航道系统履行监测调度职责,对辖区航标、水位、船舶等动态实行24小时盯屏值守,第一时间掌握航标异动信息,准确下达调度指令,基层一线船舶班组及时响应并执行调度命令,上下联动,协调配合,进一步增强了航标运行可靠性,提高了航标失常恢复的工作效率。

“经过数字航道的全面运行,航标报警数量整体下降,一线职工对系统应用熟练度得到提高,依赖性也得到增强,提升了航道维护船艇的有效开航,节约了航道维护成本,提高了航道维护质量。”长江航道局航标处副处长李峰有着直观感受。

航道在变“深”

一寸水深一寸金,航道水深就是船舶航行的“生命线”。2017年,长江深水航道“645”工程开工,完工后武汉至安庆水深将直达6米,武汉至宜昌水深直达4.5米,万吨行轮可直达武汉......

以公益服务为立足点的长江航道局并不满足,他们将目光望向了城陵矶至武汉河段。这段全长230公里的河段位于平原地区,共22个水道,河段内分布嘉鱼、燕窝、沌口、白沙洲、武桥等主要浅滩水道,占河段全长的23%,曾多次发生碍航情况。

“航道尺度有限,若不改进,城陵矶至武汉河段的航道将无法满足船舶的航行需求,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长江航道改革精神,探索出一条深水推荐航道,更好地服务航运企业和沿江经济。”武汉航道局副局长江山洪表示。

什么是深水推荐航道?武汉航道局航标处处长杨传华解释,即根据河段航道自然条件和航运需求,沿现有主航道主中心线一定范围,提供一条吃水较深、航宽稍窄的深水航道。

2017年,在长江航道局的支持下,武汉航道局着手探索该段深水推荐航道的布设与发布方案,以最大限度利用水深资源。

深水推荐航道尺度包括航道水深与航宽,为了验证这段河段是否具备布设条件,是否适应使用深水推荐航道,武汉航道局的职工们耗时两年,核查了近三年来城陵矶至武汉河段所有航道的实测尺度和分月计划维护尺度,以及近十年来22个水道的汛期、平水期、枯水期等800余幅测图。

“利用深水推荐航道,该河段枯水期维护水深有望提升至4.5米及以上,航宽不低于100米。”杨传华说。

如果说布设深水推荐航道是大前提,那么“数字革命”则是深水推荐航道的“画板”,二者相互结合,才能实现深水推荐航道对社会发布的目标。

如今,城陵矶至武汉河段4.5米深水推荐航道布设方案研究已近尾声。武汉航道局利用长江航道图APP中虚拟航标和电子围栏的方式显示,让船舶用户准确看到深水推荐航道,在兼顾船舶正常通航的同时,尽可能满足吃水较深的船舶通航。借助这场“数字革命”,实现航道维护从“保畅通”到“优服务”的转变,充分释放长江航道水深资源潜能,更好为船舶企业和长江航运服务,实现大型船舶长距离直达运输,降低运输成本,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支撑。

长江,这条横贯神州的古老巨龙,跨越峻岭险滩,吞吐千流百川,借助新时代长江航道局“数字革命”的科技硬核,上中下游同协作、齐舞动,奔腾在锦绣壮美的中华大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