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至6日,“海洋石油121”两次回接和解脱单点系统试验成功。第三次回接后,空运报价 海运价格,陆丰13-1、陆丰13-2、陆丰7-2等油田全面复产,滚滚原油汇进“海洋石油121”的油舱。
这是中国海油首次把一艘油轮改造为浮式储油轮,用于自营油田。工程既简单而又不简单。不同于海上油田常见的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洋石油121”上没有油气水生产处理装置,主要发挥原油储存和外输功能。相比新建一艘浮式储油轮,改造用度不到三分之一,工期也能缩短一半。
“海洋石油121”还是目前国内唯逐一艘具有自航能力的海上浮式设施,台风来临前可迅速解脱单点系泊系统,自航避台。陆丰油田作业区副总经理杨天笑先容说:“这同样是基于降本增效的考虑,相比同海域原地抵御台风的‘海洋石油115’‘海洋石油118’等FPSO,可大幅降低单点系泊系统的投资额。”
服役27年来,“南海盛开”号累计外输原油超过3000万立方米、共760船次,为南海东部油田长期稳产高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呜——”方圆几公里的船舶和平台共同叫笛,45岁船龄、已在陆丰油田服役27年的浮式储油轮(FSOU)“南海盛开”号解脱单点,缓缓启动。
“‘南海盛开’号最后一次外输作业结束,完成历史使命,全体船员特向陆丰油田作业区离别。” 老船长何庆培通过海事电话向陆丰13-2平台总监卢世忠离别。陆丰13-2平台上,多年来与“南海盛开”号船员远相呼应的平台员工齐聚直升机甲板,目送这位功勋“老将”一路壮歌、渐渐驶离。
船长陈付地想起自己上个海班在“南海盛开”号工作时的场景,同样的海域,同样的责任,如今掌舵的已是艘性能更为卓越的巨轮。未来陆丰油田群将有更多的新油田接进,愿石油花“盛开”南海的基业不老长青......
按照中国海油陆丰油田群区域开发的实施计划,“海洋石油121”原位替换“南海盛开”号后,未来十余年将为3个在生产油田和4个新油田提供原油储存和外输服务,成为南海东部油田上产2000万吨目标和中国海油推进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的重要助力。
“南海盛开”号前身是一艘远洋油轮,建成于1975年,1992年被改造成具备原油储存和外输功能的浮式储油轮,“定居”于陆丰13-1油田。此后,中国海油又相继开发了陆丰13-2和陆丰7-2油田,均通过“南海盛开”号储存和外输原油。
在坚守陆丰油田海域近9500天里,3000多万立方米、760船次原油从“南海盛开”号输出,有一部分出口至日本,更多的输送至我国沿海各地,化为产业血液。
“海洋石油121”的前身是运输油轮“凤凰洲”,在服役的12年里,穿梭于大海与码头间,将南海各油田的原油运输至沿海炼厂。
2018年12月,“凤凰洲”进进深圳友联船厂,斑驳的船体,满身的藤壶,仿佛诉说着当年乘风破浪的故事。在这里,她接受大规模“手术”,新增单点、外输、计量系统,改造船体结构、电仪、消防、救生、通讯等系统,迎来“凤凰”涅槃后的二次生命。
4月25日,“南海盛开”号浮式储油轮完成最后一次原油外输任务后,解脱单点,正式退役。
200公里外的珠江口海域,“海洋石油121”巨大的船桨快速旋转,海面翻起朵朵浪花,橙红的船体在蔚蓝的大海上画出一个完美的弧形。出海试航后,“海洋石油121”返回船厂,等待原位替换“南海盛开”号的出征命令。
5月6日,完成储油轮替换的陆丰油田群全面复产,比计划提前1.7天。来自3个油田的滚滚原油汇进新服役的“海洋石油121” 浮式储油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