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稳定全球供给链
疫情影响下,全球运力受到明显冲击。然而中欧班列却在“低迷”态势下,逆势上涨,展现出稳定性与“高性价比”。无论是防疫物资运送,还是保障全球供给链安全、维护外贸稳定方面,中欧班列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预见,疫情中展现潜力的中欧班列,将会有更大发展空间。
疫情下,中欧班列在防疫物资运送以及保障供给链安全、稳外贸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未来,中欧班列的上风和潜力仍然需要市场效益来证实。中国国际题目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以为,“今后发展中欧班列的一个基本思路应该是:短期内,在促进地方经济和体现市场效益之间保持平衡;长期看,各地要根据自身能力和实际运营状况发展中欧班列。”
与全球多地出现的交通中中断、运力不足不同的是,中欧班列在疫情期间呈现出逆势增长的态势。根据中国国家铁路团体有限公司对外公布数据,上半年,中欧班列开行数目大幅增长,累计开行5122列,同比增长36%;6月份开行1169列,再创历史新高。具体的运输量上,海关总署在近期关于2020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的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中欧班列运输量快速增长,上半年监管中欧班列运输进出口货物510.5万吨,同比增长30.9%。
新冠疫情冲击,带来众多影响,全球供给链的中断裂就是其中之一。据外媒报道,早在疫情之初,《财富》杂志1000强企业中,就已有94%的企业出现供给链中中断。供给链出现题目,很重要的原因是运力不足。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中欧班列累计运送防疫物资186万件、12524吨,在欧亚大陆开辟了“生命之路”。通过发挥中欧班列在运输上的支撑作用,降低了中欧供给链受损程度,也避免了沿线国家医疗抗疫物资短板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中欧班列在疫情期间的表现,西班牙加利西亚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胡里奥·里奥斯近日表示,中欧班列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也成为疫情期间运输医疗和日常用品的重要渠道之一。
为何中欧班列能够保持运行的稳定性?如何能够为稳外贸、保障全球供给链稳定持续发挥作用?这离不开国家对中欧班列建设的支持。近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称,将支持成都、郑州、重庆、西安、乌鲁木齐5个中欧班列关键节点城市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这一消息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有学者分析,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明确对区位条件优越、设施基础良好、经济承载力较强、运营规范有潜力的中欧班列关键节点予以支持。
如何持续发挥稳定作用?
除了宏观层面,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国内铁路部分在交接、运输、通关等运输的各个环节上采取了创新方式与技术,进一步进步效率。如创新交接作业方式,加强运输组织实时盯控,确保口岸站安全畅通;充分发挥国际协调机制作用,共同压缩运输时限、提升运输效率。同时,在全国各铁路口岸站上线运行“数字口岸”系统,实现与海关、周边国全面信息共享和无纸化通关,大幅压缩通关时间。
凭借运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中欧班列同时在保障供给链安全、稳外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导致了全球海运、空运的大面积停滞,由此引发运输需求向陆运的转移;同时,海运费,疫情使得全球主要经济体都更加重视供给链的安全题目。中欧班列是陆路运输,与海运、空运相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能够进步供给链的安全,因此成为各国运输物资的优先选择。
今年6月,首趟中法防疫物资专列抵达巴黎。专列由中远海运和法国国营铁路公司下属法沃迪团体合作运输。法沃迪团体中标法国国家采购任务,在与中远海运集装箱法国公司讨论后,选择了中欧班列的运输方式。此次运输展现出了中欧班列的“高性价比”,该专列的运输本钱约为空运的1/30,耗时约为海运一半。中远海运集装箱法国公司方面表示,专列顺利抵达巴黎,证实这条陆路通道切实可行、准时安全。“中欧班列运营多年来,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口岸通关能力和货运组织能力均明显提升。”
逆势上涨的中欧班列
可以预见,在疫情中展现巨大潜力和稳定性的中欧班列,未来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