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百度和腾讯不同的是,阿里自动驾驶的定位是打造聪明物流运输平台,并提出了末端无人配送和公然道路两种业务形态双线并进的策略。这不难理解,海运费,究竟阿里巴巴是以电贸易务起家的,产品从物流进手更轻易形成联动。
斑马智行便是由斑马网络所打造的基于AliOS的互联网汽车开放平台。2016年7月6日,斑马智行1.0确定了以语音为核心的交互架构、以舆图为桌面的产品理念,首款落地车型为上汽荣威RX5。
智能化:从聪明物流运输平台到车路协同
此后,荣威RX3、RX8、eRX5,以及上汽其他自主品牌名爵、大通等旗下车型,也都陆续接进斑马智行。彼时,双方都信心满满,提出了5年内(2015-2020年)拿下约600万辆新车市场的目标。
为扭转局势,2019年8月上汽团体与阿里巴巴公布战略重组斑马网络和AliOS,国际物流,并将合作领域扩大至汽车出行平台、自动驾驶、汽车行业云等领域。
与百度依靠自动驾驶、腾讯背靠应用生态不同,阿里在汽车领域布局主要依托于终端操纵系统。
实际上,相较于载人自动驾驶,利用自动驾驶车辆载物安全风险相对较低,技术难度相对较小,法律法规方面也有更大的自由度,短期内更轻易实现规模化落地。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成立了斑马智行网络(杭州)有限公司,承接AliOS操纵系统整体知识产权及业务,便于整体注进战略重组后的斑马公司。最关键的是,战略重组完成后,阿里巴巴将成为斑马网络的第一大股东。这意味着,斑马终于摆脱“上汽束缚”。
“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将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变汽车行业。“早在2014年初,时任雷诺-日产同盟总裁卡洛斯·戈恩就表达了对谷歌等互联网企业借由新四化“进侵”汽车行业的担忧。同年7月,阿里巴巴和上汽团体签订协议,泰州物流 ,公布要共造“互联网汽车”,正式加进“进侵者”名单。
网联化:重组斑马网联,定下3年内1000万辆装机目标
转眼6年过往,阿里巴巴的生态版图不中断扩大,从核心的电贸易务,到支付进口、本地生活服务等,延伸至智能终端、信息娱乐以及云服务平台,逐步形成了“车-家-人”雏形。今年11月底,随着阿里巴巴进股上汽智能高端品牌智己汽车,正式进进到核心的汽车生产领域,其在汽车圈布局也日渐清楚。
相比车联网的高调,阿里巴巴的自动驾驶走的低调很多。2017年10月,阿里成立达摩院,并设立自动驾驶部分。
2014年7月23日,阿里巴巴和上汽团体签订协议,公布要共造“互联网汽车”。由此,阿里巴巴加进到汽车移动终端争夺战。在此之前,腾讯已推出了驾驶应用路宝及汽车配件路宝盒子,百度也发布了车载信息系统CarNet。相比另外两位“兄弟”,阿里巴巴显得稍微慢了一些。
图片来源:斑马网络官网
第二年3月,阿里巴巴和上汽团体各出资5亿元发起的互联网汽车基金投资成立了斑马网络,并提出了致力于为汽车全行业提供互联网汽车整体解决方案的口号。
基于此,今年11月,阿里巴巴对斑马网络提出新目标,车载操纵系统AliOS三年内装机量要达到1000万辆。数据显示,2016年7月至2019年9月,AliOS装机量仅90多万辆,其中以上汽荣威品牌为主,还包括名爵、上汽大通、雪铁龙、斯柯达、福特等车企。而从2019年8月斑马出行公布重组至今,官宣合作对象仅新增了一汽大众一家,未来其想要实现量级的大幅提升,还需要更多品牌的加进。
斑马AliOS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国企业在车载操纵系统上的“胜利”。但一方面,一些车企不愿放弃自己开发OS,开放用户和数据进口;另一方面由于斑马自身股东架构等题目,AliOS业务扩展碰到了阻力。
相比上一代系统,斑马3.0版融合了AI技术,搭载了诸如AR-Driving等多项功能。图片来源:斑马网络官网
根据斑马网络计划,未来其战略规划主要分为“三部曲”:智能车机、智能座舱、智能汽车。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组织架构调整,包括设立数字交通服务部、产业数字化部、智能汽车云部三个新部分;算法工程中心升级为大智能;成立智能交互实验室、智能服务实验室、智能驾驶实验室三大实验室;原有的战略规划部和后装ECO 产品线则被撤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