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青岛亮出“十三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绩单:青岛港位居世界大港前列 -空运的物流

 新闻     |      2020-12-25 06:00

《国家公路运输关键布局规划》将青岛定位为国家公路运输关键。“十三五期间,我市相继建成S19龙青高速二期工程、G20青银高速青岛段拓宽工程、S62新机场高速等项目,高速公路“三纵四横五连”格式基本形成;实施G204(胶州城阳界至省道219段)拓宽、G228蓝谷核心区段拓宽等8个重点建设项目,普通国省道的通行能力有效加强;完成沈海高速、前湾港区二号疏港高速、G204城阳即墨界至国学公园段、S310躬崔路莱西莱阳界至国道204段等13个重点大中修工程,国省道公路优良率达到90.04%,较“十二五”末增加两个百分点;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养护4066公里,形成畅通便捷、安全优质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完成2473个行政村的通户道路硬化,基本实现“户户通”。预计2020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528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65.4公里,居副省级城市第4位(前三位是广州1025.9、成都960、哈尔滨902.7);普通国省道通车里程2227.7公里,居副省级城市第2位(第一位是哈尔滨4141);基本构建起以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为骨干,农村公路为基础,布局较公道、结构较完善、设施较齐全的公路网络。所有乡镇实现半小时上高速,市域一小时经济圈全面形成。

铁路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按照市委提出的“市内畅通、中心城区与各区市畅通、青岛与周边城市畅通、青岛在东北亚等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畅通”的目标,全力构建以空港和海港为辐射中心、以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骨干、与城市交通系统紧密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关键地位。“十三五期间,预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095亿元,较“十二五”增长76%。其中,公路投资314亿元,铁路投资363亿元,机场投资302亿元,港口投资116亿元。

22日 ,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先容了“十三五”时期青岛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情况。据了解,“十三五”期间,预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095亿元,较“十二五”增长76%。其中,公路投资314亿元,铁路投资363亿元,机场投资302亿元,港口投资116亿元。

《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将青岛机场定位为区域关键机场。“十三五”期间,胶东国际机场建成并成为中国民航首批18个“聪明型机场”示范项目之一。目前,全市布局规划通用机场7个,青岛西海岸通用机场、平度旧店通用机场已建成并投进使用,即墨高新区通用机场启动建设,莱西店埠通用机场启动项目前期工作。截至目前,流亭机场共开通航线203条(其中,国内航线166条、国际及地区航线37条),通航城市126座。2019年,青岛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2555.6万人次,较2015年增长40.4%;货邮吞吐量25.6万吨,较2015年增长23.1%,分居全国第16、第14位。受疫情影响,2020年轻岛机场客货吞吐量大幅下降,预计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45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5万吨。

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均提出将青岛港打造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关键;《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将青岛港定位为我国9个国际关键港之一。青岛港坚持海陆双向发力,海向增航线、扩舱收留、拓中转,陆向建陆港、开班列、拓货源,助力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国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式。目前,“一湾两翼”港口布局加速构建:老港区向国际邮轮母港转型;前湾港区成为国内最大集装箱码头群之一,建成投产亚洲首个全自动化无人码头,开创了全自动化集装箱作业的新纪元;董家口港区建成原油码头二期,形成亿吨通过能力。全市港口生产性泊位114个(其中万吨级深水生产性泊位89个),年综合通过能力3.44亿吨,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集装箱通过能力1301万标箱;拥有集装箱航线178条,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航线数目和密度居我国北方港口第一位。2019年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全球港口连通性指数显示,青岛港列全球第八、中国第四。

自2015年起,我市海铁联运箱量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已连续六年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一位。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青岛排名全球第15位。预计2020年轻岛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亿吨,较2015年增长20.6%;集装箱2200万标箱,较2015年增长26.2%;均居全国第5位。

青岛港位居世界大港前列

航空发展站上新的出发点

《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将青岛定位为国家沿海重要铁路关键。青荣城际铁路、济青高铁、青盐铁路、董家口疏港铁路、潍莱高铁相继建成通车,青岛与半岛城市群和长三角等地区联系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潍莱高铁通车运营,结束了平度不通高铁的历史,我市实现了县县通高铁。红岛站、青岛西站、平度站、莱西站先后建成。在全省率先开通了区域间市域(郊)列车(“青岛北-青岛西-董家口”)。截至目前,我市境内铁路总里程666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8公里、快速铁路154公里、普速铁路284公里),较2015年增加367公里,国际物流,增长122.74%;基本形成了联通北、西、南三个方向的放射型铁路网布局和青岛站、青岛北站、红岛站、青岛西站为主的四站铁路客运关键格式,构筑起集约高效的铁路运输网络体系。

公路网络体系日益完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