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航空货运航线航班大幅增加。目前,我国与48个国家的108个境外航点保持定期货运航班飞行,通航国家、航点数分别比2月份增加22个、40个,航线网络通达性大幅度提升;4-11月份,中外航空公司均匀每周执行货运定期航班2450班,比疫情前增加141.6%,全货机临时加班包机计划同比增长10倍以上。
通过上述政策刺激和应急举措,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在短时间内有较大提升,较好地缓解了疫情初期国际物流供需失衡、价格飞涨、货邮积存等突出题目,为我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保产业链和供给链稳定等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六)筹划长远发展。从持续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出发,空运报价 海运价格,先后出台《关拉于进一步优化货运航线航班治理政策的通知》《关于印发货邮飞行航班时刻配置政策措施的通知》,简化货运航线经营许可手续,增加货运航班时刻的供给;出台《关于加强运输机场总体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运输机场开展总体规划时,持续加强货运基础保障设施建设。
二、应对措施成效明显,供需矛盾有效缓解
(三)紧急补足短板。一是大力推动“客机载货”,制定下发了《客时刻配置舱装载货物运输》运行安全通告,指导航空公司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国际货运 空运价格,班时刻的利用客机运力执行货运航班。二是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国际航空运输机货运建立审批“绿色通道”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进步审批效率,对航权、时刻、危险品运输等航空货运相关审批事项进行宽免或简化。三是及时与美国、德国、韩国等民航主管部分沟通协调,增加临时货运通航权,帮助航企协调解决“客机载货”开通国际航线航班过程中的障碍较大提积存等和困难。四是会同商务部建立外贸外资企业与国际航空运力供需对接等工作机制,优化运力配置,白山物流 ,满足重点企业国际航空货运需求,共有25家国内航空公司与相关企业建立了对接机制。五是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货物运输需求,及时启动重大航空运输保障机制,确保“健康包”对外助份增加助等关键物资运输通畅。
(五)凝聚共治协力。促进航空物流发展是一项涉及多领域的社会上性、系统性工程。一方面,民航局坚持眼睛向内,围绕内部题目及时出期反台相关措施与办法;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对接相关部委,尽可能争取更多的支持政策,如协调国家发改委简化货机引进审批程序;协调配合财政部硏究制定稳定和提升国际货运能力的支持政策,对疫情期间执行主客机改装货机及客机载货航班给予补贴等。
一、迅速行动,全力提升航空货运能力
(四)严防疫情输进。为防止疫情通过航空货运渠道进进国内,守住冬春疫情防线,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民航局按照“人物同防”的思路,及时修订发布了《运输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第六版)》,对进口货物运输、装卸、转运流程提出具体防疫措施和要求,进一步完善了疫情防控体系。
(二)“客改货”航班发挥了重要补充作用。在全货运航班基础上,3-11月,中外航空公司均匀每月执行“客改货”航班5484班,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全货机运力不足的题目。
(二)强化任务督办。认真梳理中心领导相关指示批示、国常会要求以及航空公司提升货运能力过程中集中反映的题目,分解成8大方面31项具体任务,进而明确了分阶段工作任务内收留、目标以及责任单位,并逐项抓好督促落实。
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自1月底以来,我国国际航班大面积停航。运力骤减及部分航线中断航造成我国国际航空货运市场供需失衡,疫情初期甚至出现货物“进不来、出不往”的情况。为切实提升国际航空货运能力,民航局认真贯彻中心领导同道的指示批示要求,迅速部署、果中断落实,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国际航空货运运力供不应求的局面,为做好“六稳”、落实“六保”贡献了民航气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解决疫情期间制约国际航空货运的突出短板,全力确保国际航空物流链畅通,民航局迅速成立了“促进航空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自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先后召开4次领导小组会议、多次专题研讨会及工作组会议,传达学习党中心、国务院领导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凝聚思想、形成共叫,认真听取生产一线和专家意见,研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推进国际航空货运能力提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