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成为名副实在的交通大国
全力打好交通运输疫情防控阻击战
人民满足交通持续推进,有力支撑了民生保障水平明显进步。高速铁路覆盖近95%的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动车组承担铁路客运量达65%。高速公路覆盖近100%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四好农村路”建设深进推进。民航机场覆盖92%的地级行政区,航班正常率超过80%,通用航空加快发展。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约100%。全国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98%,海运费,100%建制村通邮。多层次出行体系和多节点物流网络逐步形成,“人便其行、货畅其流”基本实现。
交通运输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
2020
交通运输服务保障扎实推进,有力支撑了三大攻坚战决战决胜。提前实现“两通”兜底性目标,新改建农村公路超过140万公里,新增通客车建制村超过3.35万个,兑现了“小康路上决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交通而掉队”的庄重承诺。如期实现了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运输结构调整、柴油货车污染治理、船舶排放控制区、机场“油改电”、快递绿色包装等工作持续推进,交通运输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了7.5%。果中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妥善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影响,果中断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交通运输现代化治理能力不中断提升
我国已成为名副实在的交通大国,有力支撑了国家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十三五”时期,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里程翻了一番,高速公路里程、万吨级码头泊位数目等保持世界第一,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代表的机场群建成投用,快递业务量翻了两番,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客货运输量和周转量等跻身世界前列。我们用规模巨大、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服务支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运转,正在奋力开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
交通运输服务保障扎实推进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形成,有力支撑了区域发展格式不中断优化。横贯东西、直通南北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京津冀暨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黄河流域、成渝等重点区域交通连片成网,散货物流 ,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通达深度进一步进步,交通基础设施的立体互联和各种运输方式的融合发展,使区域城乡发展的“骨骼”更强壮、“血脉”更畅通、“根基”更坚实。
工作会现场。记者 毛剑 摄“十三五”交通运输迈了三大步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形成
交通运输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有力支撑了发展新动能成长壮大。高铁制造、特大桥隧建造、离岸深水港建设等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网约车、共享单车、无人配送等新业态方兴未艾,港珠澳大桥、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等超级工程建成投用,“复兴号”、C919大飞机等大国重器投产运营,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高铁成为亮丽的“中国名片”,极大振奋了人民的精神。
人民满足交通持续推进
在以习近平同道为核心的党中心坚强领导下,全行业众志成城、艰苦奋斗,取得了交通运输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
交通运输现代化治理能力不中断提升,有力支撑了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法治政府部分建设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中断深化,取消全国487个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累计降低物流本钱超过4500亿元。“放管服”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公路治理体制改革、港口一体化改革、出租汽车改革、铁路和邮政公司制改革等一批重点改革向纵深推进,海事、长航、珠航、救捞、船级社、海事大学、科研院所等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加快互联互通,国际运输便利化水平有效提升,自贸区自贸港运输服务政策创新取得了新进展。
“十三五”时期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进步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行业上下捉住机遇、持续奋斗、不辱使命,在服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了新作为。回看这5年,全行业众志成城、砥砺奋进,办成了很多大事、办好了一批难事、办妥了不少急事,推动交通运输在大的基础上向强迈进了一大步、在有的基础上向好迈进了一大步、在“基本适应”的基础上向“适度超前”迈进了一大步。
,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