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下午,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先容上海促进外商投资发展工作有关情况。 在接受媒体有关“上海金融对外开放的最新进展?未来如何进步外资参与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提问时,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葛平表示,上海将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落户并进一步加强上海金融对外开放。
上海还充分发挥自身上风,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相继来沪,一批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机构今年相继在上海落户。包括:全国首家外商独资的保险控股公司、全国首家外资独资的再保险公司、全国首家外资独资的人身险公司等等。
三是将支持更多的境外主体参与到上海的金融市场业务,在前期原油期货、20号胶期货、低硫燃料油期货、国际铜期货等的基础上继续推出航运指数期货、原油期权等更多国际化金融产品。
葛平表示上海始终站在我国金融开放的最前沿,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和高效的政府服务举措使上海一直是外资金融机构来华发展的首选之地,无论是数目还是业务规模上海始终稳居全国第一。“比如总部在上海的外资法人银行占了全国的一半左右;法人银行的资管资产规模占了全国的80%以上;资产规模排名前十的全球资管机构在上海都设有机构;全国32家外商独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治理人有29家设在上海;上海外资保险机构数目和原保费收进占全国一半。”
此外,首批新设的外商控股合资券商、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等等今年也相继在上海开业;首家外商独资的公募基金和其他外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外资控股的合资券商先后获得监管部分的批筹,其他一系列开放的项目也已经在紧锣密鼓的筹备过程中。
二是将支持更多在沪外资金融机构扩大业务范围,申请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承销资格,国际货运 空运价格,证券基金托管资格以及非银业务等资格,拓展业务范围,国际货运 空运价格,提升外资活跃度和主动性。
一是将进一步吸引新设外资金融机构落户,继续推动引领性、首创型项目落户,鼓励更多的外资金融机构在沪设立独资或者合资的证券、基金、期货、保险、养老金治理和基金投顾等公司。
最后,继续优化沪港通、沪伦通、债券通以及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接投资等机制,继续推进ETF互通,支持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和境外市场的互联互通。
葛平先容,未来上海将朝着具有更强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金融中心迈进,积极营造国际一流的金融发展环境,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落户上海,进一步加强上海金融对外开放,进步外资参与上海的金融市场,主要是这几个方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