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路设计院通过深进研究,打破传统隧道设计思路,关键重大控制性工点龙泉山隧道在全国首次采用了新建高速公路4洞双向10车道设计。隧道段采用大小车型分离的交通治理方式,中间双洞各3车道隧道为小客车专用车道,两侧双洞各2车道隧道为大车专用车道,互不干扰,有效进步了隧道段的通行能力。4洞中断面的布置形式改变了传统高速公路左右洞互为救援的传统模式,2个同向车洞互为救援洞,4座平行的分离式隧道之间均布设有足足数目的车行横通道和人行横通道,洞内发生事故后,国际货运 空运价格,中间的隧道可实现多方向救援和疏散,救援效率更高,并降低了行车干扰。4洞分离,2+3+3+2双向10车道设计方案,有效避免了设置单向4车道超大跨度隧道,解决了施工难度大、工期长的题目,缩短工期约1年,节约造价3.4亿,占隧道造价约20%。隧道救援能力明显提升,在火多难工况下仍能保证成都来往机场方向的双向高速通行需求。
因地制宜巧妙布设隧道与互通立交
高标准新理念构建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四川省内首条新建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四洞并行的龙泉山隧道,满足交通、贸易、餐饮、物流综合功能的天府机场服务区,往来机场大交通量分流的天府机场T1T2互通,“大美蜀韵、天府锦廊”的沿线景观,地域特色与空港风格协调同一的建筑风格。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四川公路设计院)设计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于2020年12月底建成通车,项目在设计中运用高标准、新理念、新技术,成功打造了城市高速公路创新示范工程,实现了最大限度节约集约通道与土地资源、集疏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建设目标。
全线北起成都三环路,依次连接成都绕城高速、成自泸高速、二绕高速、三绕高速、成宜高速、资潼高速,并与周边路网(京昆、厦蓉、沪蓉等高速)相连,形成成都平原经济区北上、南下、东进、西行四通八达交通出行主动脉,同时与天府国际机场、双流机场、成渝客专、成自高铁、地铁18号线、地铁13号线、机场北线快速路、机场南线快速路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无缝衔接、转换,形成了区域完善的航空、高铁、地铁、公路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了天府国际机场立足成都、服务四川、辐射西南、连接世界的发展目标,形成了“有效衔接,快速疏解”集疏运综合交通体系。
四川公路设计院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该项目兼具机场直达、长途过境、路网联通等多种功能,根据成都市规划“主城区”和“天府新区”的双核格式,基于“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设计理念,创新性开展路线总体方案研究。在公道选用路线走廊的基础上,穷尽设计方案,海运费,多层次优选方案,进步总体设计质量,适当高标准运用技术指标以力求线形连续流畅,最大限度进步机场高速公路行车的舒适性和便捷性,降低时间本钱,深圳德邦物流 ,处理好路线总体方案与城市规划发展之间的关系,在适应城市发展布局的基础上极大进步了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
设计中最大限度节约集约城市通道与土地资源,出发点段选线充分考虑与成渝客专并行采用共同走廊,并设置高架桥段。在满足与成渝客专并行的规范要求的条件下,路线选线尽量靠近成渝客专,以集约土地资源、减小对土地的分割。天府新区核心区路段在设计中主动预留底层城市快速路通道,集约通道走廊,充分利用主线高架路段桥下空间,布置下层城市主干线和城市快速路,采用上下共走廊设计,为城市发展留下珍贵的通道资源,有利于沿线城镇的未来发展,有2段在设计阶段主动预留底层城市快速路17.332公里,节约占地约1300亩,并为城市发展预留了充足的横向联系通道,充分体现城市高速公路设计新理念。
项目总长69.7公里,设计速度120km/h,设置互通式立交10处,服务区1处,桥隧比47.7%,工程总造价165.34亿元。出发点至天府国际机场42米宽8车道(局部49.5米宽10车道,T1T2互通最宽中断面57米12车道)。该项目不仅满足成都市区至天府国际机场30分钟直达的交通需要,集散空港民航交通,还兼顾成渝第四通道和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对助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具有重要作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