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采用氢动力的绿色环保码头
自主完成了码头的规划设计、集成建设、调试测试。项目获授权专利52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发表论文70余篇;完成了国内首个自动化码头标准体系编制,制定标准12项,其中国家标准6项;软件著作权20余项。获各种科技奖励10余项,其中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等。
2019年2月,在西班牙“世界移动通讯大会”上,青岛港发布“基于5G的自动化港口改造项目”。在全球港口首次实现了5G网络在集装箱码头全场景应用。
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创新的先进性、独特性
“连钢创新团队”是以工程应用研究员张连钢同道为带头人,老中青搭配的知识型、技能型、复合型创新团队。核心成员8人,骨干成员25人。2013年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立项时,诞生于欧洲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已经运营20年,而亚洲却没有一座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为补齐中国港口短板,当时刚刚做完肺癌手术的张连钢毅然挑起设计建设自动化码头的重担。在张连钢的带领下,正定物流园 ,“连钢创新团队”仅用3年半时间完成国外码头8-10年的研发建设任务,不仅实现当年投产、当年达产、当年盈利,还实现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在码头平面布局、生产业务流程、自动装卸设备、智能控制系统和土建施工方案等五个方面的系统创新;建立了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规划设计、仿真优化的方法与技术体系,突破了基于数据驱动的自动化码头业务流程设计、多设备协同控制技术的瓶颈,首创了AGV循环充电、氢+5G、无人码头智能监管系统、物联网可视化运维平台等十项技术,铁路运输 上海空运,打破了国外垄中断,自主建成了全球领先的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并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对外输出。
截至2020年10月,项目累计实现收进15.07亿元、利润6.76亿元,节约投资2.36亿元,树立了低本钱、短周期、高效率、全智能、更安全、零排放的成功范例。国内外同行、专家等4万余人次来港交流,相关技术在青岛前湾港区(QQCT、QQCTU)、阿联酋阿布扎比、意大利瓦多等码头推广应用。
目前,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均匀装卸效率36.2自然箱/小时,比国外同类码头高50%,并创造了44.6自然箱/小时的世界纪录,比人工码头提升效率30%,特别是在2020年12月17日,第六次刷新了世界记录,多次证实中国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获评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在2018年欧洲举办的全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峰会上,荣获“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最佳效率奖”。
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全球、在行业内的先进性
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作业效率超过人工码头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半岛全媒体记者 郝春梅
全球首个破解投资本钱高、建设周期长、作业效率低、盈利能力差等行业困难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山东港口全自动化码头的规划、建设和运营者——“连钢创新团队”,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世界一流的聪明港口、绿色港口的重要指示精神,面对全球产业4.0给港口发展带来的全新机遇与挑战,国际货运 空运价格,以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阔气势,经历1000多个昼夜的不懈奋战,从一张白纸起步,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突围破壁,建成了全球领先、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自动化码头建设运营领域实现了从跟跑欧美到领跑世界的嬗变。截至目前,团队已受理和授权专利124项,有6项达到国际领先;取得软件著作权14项,发表论文70余篇;并构建了国内首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标准体系”,研制国际标准6项、行业标准3项、团体标准4项;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港口协会特等奖等奖项20余项;先后10余次受邀参加国际会议并做主旨发言,赢得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
项目建玉成球首个氢+5G聪明码头,是产业互联网在港口场景应用的典型案例。按照码头年300万标准箱吞吐量计算,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640吨。
整个项目实现十大科技创新
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项目仅用3年多时间完成国外需8-10年的研发建设任务,投资本钱仅仅是国外同类码头的约65%,是第一个实现当年投产、当年盈利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荣获“全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杰出成就奖”。
那么,连钢创新团队建设运营的全自动化码头到底牛在哪儿?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