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的围界,由双层金属栅栏组成。栅栏中间,就有不少已建成的微基站。这些微基站的杆体上,不仅挂载有通讯设备,还挂载着机场的监控设备。
不过记者在T1航站楼的候机大厅内仔细观察,却没发现一个基站。基站都往哪儿了?
一方面,铁塔与机场共建共享。
得知记者的迷惑后,胡毅指了指头顶的一处天花板。“全躲在里面。”透过天花板缝隙认真查看,隐约能看到一些设备“躲身于此”。除往信号设备外,强弱电、取热、消防等设施,都在这后面。
图:铁塔工作职员正在机房对设备进行试运营调试
“这是为今后升级做预备。”胡毅说,此次5G建设能直接融进机场规划,很重要的原因是时间节点踩得好:5G的兴起和机场建设正好同步。“以后技术更新了怎么办?我们需要预留空间。”
硬件建设的同时,应用的打造也同步进进规划阶段。比如,国际货运 空运价格,今后机场围界的巡检,可能就由5G机器人来完成。
通盘问虑让基站“不见了”
“完成80%了,按照计划2月28日完工没题目。”1月13日,成都铁塔天府国际机场民用通讯项目部项目经理胡毅在T1航站楼盘算着工期。
“共建共享是国家成立铁塔公司的初衷,也是天府机场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亮点”胡毅说。
作为四川铁塔5G通讯网络基础设施项目的重要一环,整个机场将实现5G全覆盖,其覆盖面积达320万平方米。29个宏基站,308个微基站,13000个室内分布天线将织起一张无死角信号网,渗透到跑道、航站楼、登机廊道,乃至地下室的每一个角落。
“天府机场5G布局的另一个特点,就是13个机房形成了一个闭环,如有机房出了题目,也可通过闭环之间的联系采取替换方式进行工作。”
3、多杆合一,专社互通。具备运营商微基站设备安装条件的同时满足机场监控设备安装,实现了通讯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积极响应政府力推“多杆合一”、“一杆多用”的理念。
图:共建共享模式,让机场的照明灯杆也成为通讯设备的挂载杆体
省资源,本钱变为三分之一
机房内,几名工人正在进行光纤熔接。这项工作的目的,是搭建备用光缆线路,让T1航站楼的机房与其他机房相连。
图:机场的围界也安装了不少“微站”
机房内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设备只占了一半面积,另一半是空着的。
2、共建共享,降本增速。铁塔公司建设通讯配套设施,三家运营商直接共享,建设速度更快、建设本钱更低。
“机场规划之初,就把5G硬件布局考虑进往了,这是天府机场和其他机场不同的地方。”胡毅说。
另一方面,三大运营商也共同使用铁塔的配套设施——所有通讯基础设施都由铁塔统筹建设,运营商只需将自己的设备挂载上往即可。胡毅先容,整个机场通讯网络建设投进,铁塔公司投资总金额超过2亿元。“如按以前运营商自建方案,建设本钱、消耗资源基本将是现在的三倍。”
“这些基站属于‘毛细血管’,正在逐步完善中。而T1航站楼5G通讯的‘心脏’信号传输机房,已经修睦了。”铁塔公司现场施工职员张翰云一边说,一边领着记者前往。
铁塔建设的基站杆体用于机场的监控设施挂载;机场建设的照明设备,也为铁塔提供设备空间。“都在设计之初就确定了,比如杆体的高度等细节,都按照能满足双方需求的标准设计。”张翰云说。目前,整个机场共有近200个杆体进行了共享。
【抓项目三十六计】
1、统筹统建,铁路运输 上海空运,纳进规划。由铁塔公司统筹规划、建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内民用通讯基础设施,其建设方案直接纳进机场建设规划。
机房位于航站楼地一处下室,数十台机器不停闪烁各色灯光。张翰云先容,这些设备目前处于试运行状态。“基站负责发射、收集信号,信号中携带的数据信息则在这里汇聚,并向后端进行传输交互。”
2019年,双流国际机场就开启了5G聪明空港的建设,通过智能安检、旅客服务、智能票务、智能物流、机场自动化调度等方向的应用,为旅客带来更智能、更便捷的出行体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