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破阻塞,供需循环更畅通。往年,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针对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过程中碰到的循环“阻塞”,在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也注重需求侧治理,有效改善了经济循环。2020年12月,产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4%,产业企业利润增速从前两个月的大幅下降38.3%回升至前11个月的增长2.4%。
2020年中国经济成绩单日前亮相。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意味着什么?面对全球疫情走势的不确定性,我国今年能否巩固经济稳定恢复态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春节假日供给又将如何保障?19日,国家发改委举行2021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回应社会关切。
有能力、有条件巩固经济稳定恢复态势,宏观政策不会出现“急转弯”
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是我国经济发展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2020年,我国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世界上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经历了往年的极端压力测试,今年有能力、有条件巩固经济稳定恢复态势,实现“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
产业升级不动摇,结构优化不停步。往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比整体规上产业快4.3个百分点、3.8个百分点,居家办公、远程问诊、在线教育等行业实现快速扩张。
往年的成就极不平凡,而今年我国经济运行环境还面临不确定性。特别是当前一些地方出现新的聚集性疫情,会否影响到我国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的势态?
大国经济有韧性,国内需求有空间。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了100万亿元,这意味着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更大的回旋余地;广大市场主体经受住了疫情的冲击,探索积累了应对风险挑战的经验,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底气所在。我国拥有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内需空间广阔。
创新驱动增动力,改革开放激活力。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进展,持续推进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着力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果中断破除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的各种壁垒,不中断进步对外开放水平,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新型城镇化步子稳,民生改善得实惠。2020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进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超过1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
面对疫情冲击,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及时果中断、科学精准地出台了一揽子对冲政策,推动了经济的稳定恢复,也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城镇化领域改革红利和政策效应加快显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国家发改委秘书长赵辰昕说。
“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重风险挑战的情况下,我们没有走粗放发展和重复建设的老路,而是牢牢把住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顺势而为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逆势发展,引导鼓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严鹏程说。
2020年,我国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世界上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
“总的来看,海运报价 国际快递,今年经济发展有挑战也有支撑。”在严鹏程看来,由于全球疫情走势的不确定性,我国外防输进、内防反弹的压力持续存在。要适应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强化科学防控和精准防控,千方百计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效。“特别是经历了往年的极端压力测试,我们以为今年有能力、有条件巩固经济稳定恢复态势,实现‘十四五’发展良好开局。”
助企纾困力度大,市场活力得激发。往年,我国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5万亿元,金融部分向实体经济公道让利1.5万亿元,通过“实打实”的让利等政策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全年新设市场主体2500万户左右,实现了逆势大幅增长。
中欧班列增势足,互利共赢得赞誉。2020年,面对疫情严重冲击,中欧班列发挥国际铁路联运独特上风,全年开行12406列,同比增长50%,是2016年开行量的7.3倍。截至往年底,中欧班列通达21个国家的92个城市,较上年同期增长67%。特别是西安、义乌、武汉等地创新开行了中欧班列“防疫物资专列”,得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撑更加坚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韧性和回旋余地进一步增强。”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司长严鹏程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