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减排:1)加快推动氢能和产业电气化在产业领域应用。2)发展产业碳捕捉技术。3)注重产业生产废物利用,发展循环经济。4)高碳排放产业或将出现供给侧改革,龙头公司明显受益。5)高排放标准或将长期影响未来PPI走势。
电力行业减排:1)目前我国仍以煤电为主,未来将降低煤电供给开发,利用非化石能源。2)碳捕捉和封存技术保障低碳电网。3)部分制造业将受益于西部可再生能源本钱较低,出现大面积转移现象。
建筑行业减排:1)“被动建筑”迅速推广,努力实现新建建筑碳排放回零。2)BIPV将成为建筑减碳设计的主要选择。3)推进建筑材料低碳化,新型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低碳水泥等技术。4)智能家居将逐渐普及,提升效率减少家庭碳排放。
交通运输行业减排:1)传统车企加快产业升级,汽车电动化政策快速推进。2)航空业全电飞机或成未来方向。3)加快交通行业使用“绿色氢能燃料”。4)调整运输结构,公转铁和公转水大趋所势。5)自动驾驶和汽车共享化转型将减少碳足迹和碳排放。
碳中和刻不收留缓,天气危机将造成地球生态、经济发展和社会人文等方面的毁灭性后果:在经济方面,天气危机将沉重打击以农林牧渔为代表的传统经济部分,并影响电力系统掣肘制造业生产力,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在社会人文方面,天气危机将导致粮食及其他农作物大量减产,粮食与水资源的短缺将引发暴力冲突,影响社会、政治秩序。
风险提示:1)碳中和推进超预期影响企业业绩;2)天气环境多难难影响经济正常运转;3)碳交易管控推动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
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来源主要追溯到电力行业(40%),产业能源(38%)、建筑行业(10%)和交通运输业(10%)。为了达成碳中和的目标,在每个领域都需减少碳排放和碳足迹,以尽可能提前实现碳中和。
能源效率是各国积极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又一潜伏原因:以美国为例,美国能源效率为14%,86%的能源被浪费,空运报价 海运价格,目前内燃机时代很难再有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未来边际使用本钱接近为零的电动车和自动驾驶以及通讯物联网平台将引领能效的大幅提升。能效的进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并对能源对外依存度高的国家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石油、煤电、油轮船舶等产业链相关行业都将成为搁浅资产:1)碳交易造成碳排放行业运营本钱升高,在未来为了避免石油和煤炭企业抛售搁浅资产造成更大的污染,碳交易的政策以及碳价都可能超预期收严。2)高污染企业所面临的碳中和风险将增加其融资本钱。3)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可再生能源的价格迅速下降将影响煤电企业业绩。
房地产未来也将有可能成为搁浅资产:每一栋房屋都有能效证书,若能效检测处在最低级别则无法出租和出售,未来无法满足能耗标准的建筑势必将迅速贬值成为搁浅资产。
农业减排:1)加强植树造林,国际货运 空运价格,减轻农业生产碳排放。2)减少化肥用量,加快农业生态转型。3)打造数字化运营农场,推行绿色生产方式。4)土壤碳封存和富碳农业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减排温室气体。5)欧盟为天气目标加大食品投资,人造肉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