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今年1月15日至17日遇到大风恶劣天气 -国际海运

 海运新闻     |      2021-04-02 10:40
假如单纯从港口吞吐量角度看,山东港口无疑处于中国乃至全球的领先梯队,但在航运资源集聚等方面短板明显。“单就吞吐量来说,伦敦港年吞吐量8000多万吨,与山东港口14.2亿吨的体量不在一个量级上。但假如细分伦敦港收进、利润构成就会发现,其装卸吞吐只贡献了5%的利润,另外95%来自金融、贸易、航运、服务和产城融合。反观山东港口,90%的收进、利润来自于传统业务。”山东省港口团体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说,“国内上海港50%的收进来自传统业务,广州港、厦门港也优于山东港口。”

《规划纲要》提出“要围绕陆国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式,着力形成功能完备、立体互联、陆海空统筹的运输网络”的要求。而此前的山东各港口因内部激烈的竞争,导致内外联动难以形成集约效应。


 

今年1月15日至17日碰到大风恶劣天气,原计划1月14日靠泊烟台港的“海上明珠”轮无法定期完货离泊避风,紧急时刻,管道智脑系统开始自行推演,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2分钟后给出了兼顾安全、降本、提效和保供需求的综合辅助决策方案。“我们的‘海上明珠’轮13日靠泊,顺利完成了原油抢卸,并赶在15日一早起风前安全离港,节省了滞期费、二次靠离泊费用等近百万元。”淄博某石化公司采购部张经理说。

“聪明绿色”是《规划纲要》中的热词,提出了“推动船岸协同、自动化码头和堆场发展”等要求。作为交通运输部确定的全国唯一“聪明港口建设”试点单位,山东港口在这个领域也需要不中断升级。




2021年春节过后,青岛港码头,“新威海”轮正在作业,这艘船上有42个装满民生物资的集装箱是6小时前在日照港装载的,即将发往越南海防港。因青岛港海上贸易航线丰富而日照港外贸干线相对较少,过往鲁西南腹地的外贸货物,要么走陆路运输到青岛港,要么通过省外港口出海。现在,可通过海陆一体化物流模式,直接就近运到日照港,在当地完成所有外贸出口手续后通过外贸内支线海运到青岛港,再由国际干线运往全球。“这样操纵,不仅满足了客户紧急发运需求,而且每个集装箱可节省600元左右的物流本钱,一次就为客户省下2.5万多元。”中远海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青岛公司日照分公司经理臧坤说。

 今年1月15日至17日碰到大风恶劣天气
-国际海运


陆海统筹解困难
对标先进找差距
知不足方能谋未来。对标世界先进港口,山东港口提出了打造国际领先的聪明绿色港、物流关键港、产城融合港、金融贸易港、邮轮文旅港的目标,组建了包括装备、金融、贸易等产业的11个专业板块公司,形成一体化产业上风。在业绩为王的时代,能不能成为国际航运“关键”或“中心”,终极还要靠吞吐量、航线网络、综合服务能力等“硬核实力”说话。霍高原表示,尽管往年轻岛港单港超越了釜山港,但领先上风并不大,东北亚头名的根基并不稳,“2021年,山东港口要通过不中断努力,继续保持旺盛发展势头和强劲增长动力,不中断巩固扩大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关键中心”。
一体化改革让陆海联动形成了“山东港口上风”。有别于上海港、广州港等拥有长江、珠江等丰富水系支撑的南方港口,山东港口没有江河水系上风,正由于此,山东港口积极在运量大、价格低、时效准的铁路运输上集中发力,由此形成了海铁联运领跑全国的局面。

2019年8月,山东省港口团体有限公司成立,将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和渤海湾港整合为一体。为打破内部竞争,山东港口确立了“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渤海湾港为延展,各板块团体为支撑,众多内陆港为依托”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式,发挥青岛港集装箱“龙头”作用和航线等综合上风,其他各港向青岛港“喂货”。增航线、扩舱收留、拓中转,这使山东港口稳定货源、开辟航线、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大幅跃升。据统计,自成立以来山东港口已累计增加51条航线,其中31条为外贸航线。“2021年,山东港口全球集装箱航线总数达到306条,稳居我国北方首位。内外联动的集约效应开始显现。”霍高原说。
山东港口科技信息部副部长杨斌告诉记者:“山东港口正推进‘1+N’开放共享共建模式,携手23家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共同推动聪明港建设。”将港口运营全流程镜像装进计算机,系同一键输出全局操纵建议,让港口变得可计算、能思考、会决策,串联起港口生态,海运费,山东港口大步迈向真正的“聪明港口”。

返回首页


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一艘载满集装箱的货轮驶出港口。 张进刚摄(中经视觉)

当然,海铁联运也是在不中断解决困难中发展起来的。譬如,铁路集装箱与海运集装箱标准不同,到了海港还得倒箱。要解决倒箱题目,就需要船公司直接把海运箱放到内地陆港,让企业在内地陆港直接装海运箱。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山东港口联手当地政府、海关、铁路、船公司等部分,通过“组团”方式,对影响海铁联运的瓶颈题目,有针对性地解决。
目前,山东港口已建设内陆港19个,海铁联运线路72条,2020年海铁联运量突破210万标箱,同比增长25%,持续领跑全国沿海港口。如何做好内外联动陆海统筹的文章,将是对山东港口的新考验。
从区位看,山东港口地处“一带一路”海陆十字交汇点,在《规划纲要》的多极、组群、组团以及主轴、走廊、通道构建中自有其分量和上风。比如,山东半岛位于全国8个地区组群中;青岛被列为2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关键城市,青岛港也在国际关键海港中站位靠前。
“全局聪明”促升级

但山东港口对未来聪明港口发展有着更深的理解。“聪明港口不能止步于解决‘单点智能’,而是要面向外部推进整体智能。应该着眼于构建自上而下、全局优化、整体聪明的解决方案,探索建立‘中心决策大脑’。”霍高原说。
近日,中共中心、国务院对外公布《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清楚勾画出未来15年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的蓝图。作为中国交通的重要板块,中国港口如何在新一轮交通建设中抢占先机、实现高质量发展?日前,记者走进山东省港口团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港口”),看其如何乘《规划纲要》之势做好“关键”之事。
近年来,自动化码头建设在中国乃至全球大行其道,其中,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率先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全球领先、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氢动力+5G”聪明码头,率先制定推广码头标准,获批“交通运输自动化作业技术研发中心”。





山东港口:整合资源跨越

2021年04月01日 10时 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