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供给链的利益相关者加强了沟通和交流,特别承运人和托运人通过建设性对话,加强彼此交流而不是指责对方,这增进对各方面临的困难的相互了解,通过达成合作伙伴关系,铁路运输上海空运,共同解决和尽快找到“新”的JUST IN TIME的平衡点,以便共同努力建立更有弹性和更可靠的供给链。 同时报告显示,在世界各地的83个港口中,只有9个港口的集装箱可用指数(CAx)值小于0.50。74个港口的集装箱可用指数大于0.50。与2020年相比,61个港口的集装箱可用指数低于0.50。2019年,34个港口的集装箱可用指数小于0.50。集装箱可用指数可以量化全球主要港口的集装箱可用性。当该指数大于0.5时,表示集装箱设备有剩余,而低于0.5时则表示设备不足。 综上,面对2022年,航运界网以为,尽管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带来一些不确定性,但随着美国港口工会冲突等外部干扰因素的缓解,集装箱和舱位供需矛盾的缓和,全球供给链利益相关者都在共同努力,采取措施增加陆上基础设施、堆场和仓库的建设,全球供给链“回回正常”真有可能像“肠阻塞”一样似乎比预想的要来得快和早得多。
航运界网消息,集装箱交易所(Container xChange,以下简称“集装箱交易所”)发布月度集装箱物流报告显示,中国、美国、德国和英国主要港口的集装箱均匀价格从8月到11月呈下降趋势。集装箱均匀价格在9月份达到峰值后一直在下降。 在航运界网看来,首先,在过往18个月中,供给链面临巨大挑战,尽管原因是多方面和复杂的:供需波动、消费模式变化、社区封闭、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和劳动力短缺等等,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在“JUST IN TIME”对高效率、低数目”的极致的追求下导致的全球集装箱短缺和不均衡。从该报告中,现在随着集装箱的产量逐渐增加,我们留意到集装箱价格和到美国和欧洲的租箱费率都出现下降,同时集装箱可用指数表明,目前在大多数港口都有比较充足的集装箱供给。这都显示了供给链弹性的逐步恢复。同时班轮公司通过购买和使用大量二手船来应对运力紧张,2021的总舱位规模增长了约10%,舱位紧张局面将有很大程度地改善。同时在需求端,我们发现对集装箱的需求并没有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