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船自主测试由商船三井OSK Lines 使用一艘7船龄的沿海集装箱船Mikage进行,该船由Imoto Lines 运营。这艘1,870 载重吨的船舶长313 英尺,承载能力为194 标准箱,配备了由财团合作伙伴开发的一系列系统。
“以集装箱船和汽车渡轮为试验船,自主操纵将减轻劳动力负担,杜尽人为失误造成的海上事故,这是国内外航运业亟待解决的题目,应对海员短缺、老龄化的常态化。”日本财团方面表示。
操纵大型船舶最敏感和最困难的部分之一是靠泊过程,即船舶被操纵到停靠位置。
在这次试验中,ALI Technologies开发了系泊支持技术,该技术使用无人机将缆绳运送到码头,国际物流,不再由船员抛给码头工人。
该项目的目标是采用自主导航系统来解决进步安全性、减少船员劳动力需求和降低本钱的题目。
目前来看,无人船早已不是单纯停留在概念上,一定会在未来投进实际应用中,只是在多大程度上自动化、多大程度上替换船员的题目。
目前来看,似乎日本在这一竞赛中跑在了最前面——近日,日本财团牵头,由日本商船三井MOL号称成功完成了世界上首次集装箱船港到港的无人海试。
近几年,世界上的航海大国都在进行智能船研究,国际货运 空运价格,一方面是智能技术发展使然,另一方面是迫于船员劳动力短缺。欧洲各国(挪威等)、亚洲各国(中国、日本等),均展开了智能船发展竞赛。
试航于1月24日至25日进行,从日本福井县敦贺港自主航行至大阪四周的堺港,航程接近300公里。
为了更充分地实现整个过程的自动化,这艘船还完成了在没有船员的情况下自行系泊的壮举。
| 小 结
无人船已经是趋势,目前来看日本似乎在该领域走得更加快些,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可以从日本的无人船研究中规避一些弯路,加快无人船的推广应用。
为了顺利完成靠离泊,古野电气Furuno Electric 开发了一个传感器系统支持解决方案,该系统使用来自LiDAR、摄像头和卫星罗盘收集的数据计算并直观地显示码头和船体之间的相对间隔和角度。
近日,一艘日本集装箱船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集装箱船的无人航行海试,包括靠泊和离泊。
精细化自主导航,顺利完成靠离泊
测试中考虑的要素包括正确把握船舶位置信息、风、潮汐和洋流,以及特定于机动性、加速和减速以及航行规则的处理性能。
船员通常在靠泊中发挥关键作用,需要将缆绳抛给码头工人,由码头工人进行系泊,而这对海员来说是一项沉重的操纵负担。
该测试由日本三井商船团体MOL公司领导,是日本财团赞助的一项正在进行的示范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旨在开发自主航运。
据悉,该项目是日本财团启动的MEGURI 2040 全自动船舶导航项目的一部分。
无人机辅助抛缆绳,解脱船员
船上装有由雷达、自动识别系统和摄像头捕捉的图像构建的自动防撞系统,以便集装箱船安全地从一个港口到另一个港口航行。
不是船员将船的起伏线从船上扔到码头,而是自动飞行无人机将线从船上带到码头。
日本财团设想的是,到2025 年将自动驾驶船投进实际使用。尽大多数海上事故都是人为失误造成的,而无人船项目正试图解决这一题目。
日本财团方面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机动力系泊有看成为人力对接的可行替换方案。
据悉,MEGURI 2040 全自动船舶于2020 年 2月开始,由日本财团监视五个不同的财团,每个财团都在开发系统,并将在2022年的头几个月就其全自动导航系统概念进行演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