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明确医用防护口罩等使用范围 将重点督查相关治理
新闻 | 2020-04-24 15:23
封面新闻记者 柳青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月4日公布《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医用防护用品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最大限度公道有效使用医用防护用品。
国家卫健委要求,对医用防护用品的全过程进行治理。按照保重点区域、保重点操纵、保重点患者尤其是重症和危重症病例的原则,重点做好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的公道使用,确保将这些供给紧张的物资,用在适用的区域范围,或在执行较高风险操纵时使用。
记者留意到,国家卫健委在通知中专门提到,“医用防护口罩常被称为’N95口罩’,实际二者有一定差别。”
根据《通知》,医疗机构应设立医用耗材治理委员会并切实履行职责,组织专门部分和职员对医用防护用品的全过程进行治理。要指定具体部分作为医用防护用品治理部分,负责遴选、采购、验收、存储、发放等治理工作;接受社会捐赠的医疗机构,还应当配备专人做好相应组织治理工作。各种防护用品的治理要按照保重点区域、保重点操纵、保重点患者尤其是重症和危重症病例的原则,指导本机构内各岗位公道使用防护用品。
《通知》要求医疗机构要重点做好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的公道使用,确保将这些供给紧张的物资用在适用的区域范围,或在执行较高风险操纵时使用。
(一)防护服治理。在严格落实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强化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感染防控,正确选择和使用防护服。预检分诊、发热门诊使用普通隔离衣,在隔离留观病区(房)、隔离病区(房)和隔离重症监护病区(房)使用防护服,禁止穿着防护服离开上述区域。其他区域和在其他区域的诊疗操纵原则上不使用防护服。
(二)医用防护口罩治理。原则上在发热门诊、隔离留观病区(房)、隔离病区(房)和隔离重症监护病区(房)等区域,以及进行采集呼吸道标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无创通气、吸痰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纵时使用。一般4小时更换,
千航国际,污染或湿润时随时更换。其他区域和在其他区域的诊疗操纵,原则上不使用。
(三)护目镜治理。在隔离留观病区(房)、隔离病区(房)和隔离重症监护病区(房)等区域,以及采集呼吸道标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无创通气、吸痰等可能出现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等喷溅操纵时使用。禁止戴着护目镜离开上述区域。如护目镜为可重复使用的,
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应当消毒后再复用。在一次性护目镜供给不足的紧急情况下,经严格消毒后可重复使用。其他区域和在其他区域的诊疗操纵原则上不使用护目镜。
《通知》明确,
千航货运
空运价格,疫情防控期间,医用防护服千航国际不足时,医疗机构可使用紧急医用物资防护服。紧急医用物资防护服仅用于隔离留观病区(房)、隔离病区(房),不能用于隔离重症监护病区(房)等有严格微生物指标控制的场所。
《通知》指出,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本机构医用防护用品治理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身部署指挥防护用品的调配,要将有限的防护用品安排给确实需要的岗位和职员,杜尽资源浪费。国家卫健委将在督导检查、现场指导等各项工作中,重点查看医用防护用品的使用治理情况。
国际物流 国际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