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第一次考研的同学来说,你们可能只专注于低头学习,而忘了对考研进行一个宏观的规划,其实,每天都有每天要做的事,每个月都有每个月要做的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每一年都有每一年要做的事,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件事:经常与导师交流
研究生院的人中有内向的性格,但也有沟通能力强的学生,但是,大学院和大学的本科有太多的区别,大学的本科学生和各科老师之间更多的一种教学和学的关系,研究生的领导和学生之间更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指导教师引导你进入学科研究的大门,具体能学习多少理论知识,掌握多少科研本领,关键还是要靠自己。
聪明的考研生在遇到问题时,会带着问题与思索请教导师,一方面希望领导能指点迷津,一方面希望领导关心自己的学习状态帮助自己在学术科研领域有更多的建树,但是实际上,有些研究生在进入学校后,主动与领导沟通较少,但领导本身就有自己的研究计划,这是中间审查阶段,指导者不知道学生的状态和进展,我想给各位即将读研的人提个醒,没事多跟导师聊聊天,哪怕你没啥问题,物流术语 ,就是跟导师絮叨絮叨。
第二件事:要提前发表论文。
大学院有论文发表,但是很多考生还没有在研三发表论文,真的很难理解,很多导师对自己的弟子没有发表明确的论文,但是在指导者的心中有有杆秤的,研究生读到研三也不太明白,为什么领导总是对自己不热情?快毕业的时候,他问其他学生发表了多少论文,人家至少发表一篇核心期刊论文,非核心期刊论文至少发表了三篇,而自己呢,只是在非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而已,而且第一作者还是师兄。
这种学生的情况是典型的没有上进心的情况,自己将来不走学术研究路线,而是单纯地提高学历,取得硕士学位,老师对他这样的考生当然不太在意,现在导师的学生很多,甚至存在“放养”研究生的情况。
第三件:事先确定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
毕业论文是直接关系的研究生是否取得学位的重要部分,很多师弟师妹,全部是研二学期,还没有明确研究的方向,一般来说,在进行中间审查的时候,应该明确自己论文的研究方向,正因为方向明朗,所以思想清晰,才能准备好高品质的毕业论文。
一般来说,选择研究方向是指导者擅长的研究领域中最好的,许多领导都有一到两个研究方向,如果领导人选择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作为毕业论文的主题,指导者就更容易在更多方面进行指导,以企业管理研究生为例,可以选择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作为研究方向,如果你的领导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领导者,最好研究方向与领导一致。
也就是说,考研不仅需要智商,也需要情商,研究生院的学生必须要培养正确的学术观念,不懂就问,勤请教,做一个“笨鸟先飞”的人,特别是为了处理好和导师的关系,很多人谈论和导师的关系的话,总会扯到替导师打工、巴结导师等话题上,其实大多数领导人都是比较纯粹的学术研究者,说到底“桃李满天下”是所有的导师都想看的东西。
如果你需要复试,专业课笔试是复试传统环节,但目前面试在复试中占据的分值和比重逐步加大,一些院校甚至取消了笔试,代之以完全面试,有些院校,面试所占百分比超过了笔试,二者大概是6:4的比例,还有的院校复试只有笔试,没有面试,具体应该参照往年的复试办法。
复试专业课笔试一定要好好把握,因为各大院校一般都会规定,专业课笔试不及格,即使总分达到录取要求,也不予录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