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国际国内海运集装箱运输

 NEWS     |      2022-08-18 16:48
人民日报刊发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专题报道:《增运力 稳市场 保畅通》,聚焦各地各部门共谋对策,帮助外贸企业排忧解难,积极化解国际集装箱海运不畅问题,有效应对国际海运变化,化危为机。全文如下↓↓↓


 

“堵点”增多、一舱难求、一箱难求……去年下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集装箱海运运转不畅,运力紧张、运价上涨成为全球普遍现象,给我国一些企业特别是外贸企业带来不小压力。针对这一情况,交通、商务、工信等有关部门,以及航运、港口、集装箱生产等企业纷纷行动起来,群策群力、共谋对策,帮助外贸企业排忧解难。各地各部门及相关企业做了哪些工作?目前成效如何?记者进行了采访。



 

集装箱船舶在上海洋山港靠泊作业。


运力紧张 运价上涨


海运不畅给外贸企业造成不小压力


“6月上旬,心情十分紧张,生产线一度差点被迫停掉!”浙江巨一集团是一家生产鞋类产品的外贸企业,年出口额近1亿美元,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国家。让董事长潘建中紧张的主要原因,正是国际海运不畅,“订单不缺,可厂房里积压了200个货柜的鞋品。一来,仓储空间有限;二来,拿不到回款,资金成了问题。”


同我国大多数出口企业一样,巨一集团与国外客户签署的是FOB条款贸易合同,即由境外买家负责物流、支付运费,理论上不受运价波动的影响。“以前,我们不用操心出口物流。但现在全球海运不畅,国外客户也很难解决,我们只好自己想办法。”潘建中告诉记者,“十万火急”之时,中远海运在交通、商务等部门积极协调下向企业伸出援手、安排运力,“6月下旬起,每周安排10至15个货柜出海。进入8月,生产基本恢复正常,资金周转也畅通了,我们又敢接订单了。”


国际海运,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畅通全球贸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约95%的国际贸易货物量都是通过海运完成的。然而,去年以来,疫情在全球蔓延让国际海运市场持续承压。


最直接的影响,是周转不畅、运力紧张。


“受疫情影响,一些国家港口严重拥堵,内陆运输循环受阻,船员供给持续紧张,包括锚地待泊和码头作业时间在内的船舶在港时间大幅延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