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完成提升方案设计195家 -国际空运头程

 海运新闻     |      2022-11-17 09:53

智能设施提升成效

引领码头绿色生态发展


11月14日,记者在嘉兴市首个新建的绿色生态样板码头——平湖市新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码头看到,除配备各类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岸电设施和港口视频监控设施,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监管要求外,该码头还采用先进的料斗布袋除尘、全地下管廊输送、封闭式存储等工艺,有效降低货物在装卸、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虽已时过立冬,码头上的各种绿色植物依然生机勃勃。




接下来,嘉兴市将按照港口码头环境蝶变跃升时间结点要求,年内完成201家港口企业环境提升工作,确保在2023年底前全面完成内河码头生态环境提升,以更高的标准实现港口码头高质量发展,充分保障港口码头的社会化需求,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此外,嘉兴市出台了《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操纵指南》,分类做好船舶污染物接收转移第三方转运处置,做到全过程闭环治理,确保船舶的公道接收需求“有需必应”“应收尽收”,全程不发生二次污染。
推进码头生态环境蝶变跃升,码头综合环境整体提升是关键。据悉,嘉兴市建立港口码头综合环境整体提升机制,按照“规范完善一批、关停腾退一批、保存提升一批”的总体思路,港口码头环保手续整治全面完成。



同时,开展存量码头环保和整体环境提升工作,陆续出台了《嘉兴市内河易扬尘码头环境整治提升技术导则》等政策,按照码头类型,实施“一企一策”,进行分类指导。截至10月底,列进今年生态环境提升的201家码头企业,完成提升方案设计195家,完成验收77家。
浙江协和建设有限公司码头改造是嘉兴市港口设施设备安装改造运营成效明显的一大缩影。据了解,嘉兴市在浙江省率先开展内河港口船舶智能生活污水设施建设,结合船舶生活污水柜改造同步开展码头智能接收设施建设,截至10月底,嘉兴全市内河278家码头企业(除油气化工除外),已完成设施建设252家,完成率90.6%,嘉兴成为浙江省首个完成改造任务的地市。
多方携手助力码头改造
着手综合环境提升

发挥上风服务经济发展
截至2021年底,嘉兴市基本实现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全覆盖”,船舶垃圾“全接收”、油污水“零排放”、生活污水接收量大幅上升,港口污染治理取得良好成效。同时,嘉兴市加快推动全市内河码头由数目型向质量型的转型升级,持续引领内河码头绿色生态化发展。
记者在浙江协和建设有限公司码头看到,靠近码头进口处设置了一台监控总悬浮颗粒物(TSP)等环境参数的检测设备和生活垃圾分类接收装置,码头陆域还对货物堆场进行了全封闭处理,此外,码头仓库河侧墙面还设置了企业文化、绿色港口、文化宣传等资料展示墙。

嘉兴绿色生态样板码头“出圈”

2022年11月16日 09时 嘉兴在线

来源:嘉兴在线

“经过改造提升,现在我们码头的环境比之前好太多了!”浙江协和建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在码头改造过程中,嘉兴交通、建设、综合执法等多部分携手,为企业蝶变跃升买通了壁垒,也提供了政策保障。
走在嘉兴各大内河码头,总是能一眼看到一台船舶生活污水智能接收装置,通过“船E行”扫码即可进行排污。截至10月底,嘉兴市内河港口应用“船E行”系统记录船舶污染物接收113308艘次、10369.8吨,转移处置率达到98.5%。
与此同时,嘉兴市深进研究生态型码头建设标准,成熟后推广应用,加快推动全市内河码头由数目型向质量型的转型升级,引领内河码头绿色生态化发展。
由量到质转型升级
“得益于采用地下管廊输送节约出的地上面积,我们还在码头前沿布置了大面积的绿化带,配以科学布局的功能板块,努力将码头打造成航道边的‘产业景点’。”平湖市新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罗增良说。

完成提升方案设计195家
-国际空运头程

“自2020年9月全市开展新一轮内河码头综合整治工作以来,嘉兴市交通系统坚持统筹推进、有保有压,新建了一批规模化、现代化公用码头,充分保障港口码头的社会化需求。”嘉兴市港航治理服务中心规建处处长吕健伟先容。

 


11月14日下午,嘉兴市码头生态环境蝶变跃升现场会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嘉兴多措并举推进港口污染治理,各项工作走在浙江全省前列。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