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总收进为103.7亿美元;净利润为42.1亿美元;调整后的EBITDA为65.7亿美元。总货运量为255万TEU,同比下降3%。
“亚洲和洛杉矶之间的贸易航线受到的影响最严重。”当被问及现货运费是否处于或低于盈亏平衡点时,Destriau表示:“在某些交易中,我们离这个水平不远了,(对于亚洲-美西航线)没有更多的下降空间。”
另外,以星证实,其一直在重新谈判现有的合同价格,这也是均匀运费下降的原因之一。该公司主要合同敞口是跨太平洋航线,其中50%的货运量来自年度合同。
以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Eli Glickman表示:“我们2022年第三季度和前9个月的业绩反映了出色的执行力和较高的盈利能力。在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推动下,集装箱航运的近期远景发生了变化,运费已开始正常化。”
周三,以星航运(ZIM)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综合业绩报告,并下调了全年业绩预期。该公司还证实重新谈判了现有合同运价,并且由于需求疲软和美东港口持续拥堵,货运量有所减少。
以星第三季度的均匀运费较第二季度下降了7%,为3353美元/TEU,同比仍上涨4%。
Eli Glickman表示:“在过往几周,我们看到运费的跌幅比我们之前预期的要大。”他指出,集装箱运输业的远景布满挑战,特别是考虑到计划在明年和2024年交付的集装箱船。
“我们的大多数客户都不是一个季度的客户,他们是我们的长期客户。我们打算继续保持这种长期关系。随着合约运费和现货运费之间的价差增大,我们不得不坐下来,同意与(合约)客户重新定价,以保护部分货运量。我们需要务实,确保在客户和我们自己的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因此,该公司下调了2022年全年业绩预期,目前预计调整后的EBITDA为74亿至77亿美元。这也意味着第四季度的EBITDA将比第三季度下降41%-57%。
按运力计算,以星是全球第十大船公司,其运力集中在高收益的跨太平洋贸易航线和大量现货交易中。自第一季度以来,其均匀运费已经下降了13%。并预计第四季度的运费将较第三季度有所下降。
业绩报告显示,以星第三季度营收为32.3亿美元,同比增长3%;净利润为11.7亿美元,同比下降20%,与第二季度相比下降13%。第三季度的货运量为84.2万TEU,同比下降5%。
今年前9个月,以星34%的货运量来自跨太平洋航线。该公司以星首席财务官Xavier Destriau表示,该市场的现货运费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特别是在亚洲-美西航线。
Destriau解释说:“随着现货市场急剧下降,国际货运 空运价格,现货运价跌破了合同运价。更重要的是,海运费,从我们客户的角度来看,需求并不存在。所以,我们必须接受这一新的现实。”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