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烟台机场冬季运行特点浅谈

 空运新闻     |      2019-12-29 07:28

  民航资源网2019年12月27日消息:烟台机场位于胶东半岛西部,属于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比较明显。春季多为西南大风,气温变化较快,干旱少雨;夏季温度较高,是雷雨多发的季节;秋季秋高气爽,气温骤降,降水量明显减少;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冷空气较为频繁且降水较多,最冷月(1月)日最低气温的月平均值为-3.8℃,极端最低气温为-13.5℃。由于冬季降雪较为频繁,当地人戏称烟台为“雪窝”。

  在冬季,对飞行安全危害最大的是冰霜雪,积冰会严重破坏机翼的外形,造成升力损失和阻力增加,失速提前,失速速度增大;临界迎角减小,起飞滑跑距离增长;飞机的重量增加,阻力增加,耗油率增加;升力中心位移,操纵品质变差。

  烟台作为典型的冬季多降水的机场,一定落实好“无污染起飞”理念,在飞行前机组进行机翼的上表面和各操纵舵面的检查。在早出港时候东、西方向停靠的飞机,容易造成两翼积冰、霜厚度不一致。当未落实好“无污染起飞”理念的时候,起飞过程中会产生升力差,会对飞机的纵轴操作产生明显的滚转力矩。在大载重、起飞过程中,由于飞机的速度小且高度低,出现滚转力矩超出操纵力矩的情况,飞机很难逃脱坠毁的命运。

  对于大多数飞机装备的超临界机翼来说,虽然对高速飞行十分有利,但是冰、霜、雪的存在比较敏感。当这种类型的机翼没有安装前缘增升装置,在低速飞行时候,若机翼失速,则会产生机翼的前缘气流分离,使机翼的上表面产生气流分离,机翼的升力就会突然损失。一般来说,升力系数曲线在达到失速前没有很明显的变化,当超过临界迎角之后会突然减小。当一边机翼先失速的时候,不对称推力会使升力作用在机翼的外侧产生较大的滚转力矩,造成飞机意外滚转,对操纵上产生比较大的困难。

  下面我就结冰出现的条件、分类来浅谈一下结冰对于飞行的危害。

  一、冰的种类

  1.明冰

  明冰通常明亮且光滑,结构坚实,多在0~-10℃的过冷雨水或者大水滴组成的云中形成。明冰的坚硬程度和形成的速度有关,形成速度越快,坚硬程度和平滑程度越低,长时间在积冰区域飞行,明冰常以“号角”的形态出现,密度较大,难以击碎。

  2.雾凇

  雾凇为粒状的冰晶组成,表面粗糙,多形成于温度为-20℃左右的云中,当无除冰设备的航空器在云中长时间飞行时,雾凇会严重破坏飞机的升力的影响驾驶员的视野,对飞行造成影响。

  3.毛冰

  毛冰又称瓷冰,表面粗糙不平,结构强度大,多形成-5~-20℃的云中,由于表面较为粗糙,会严重影响飞机的气动性,破坏飞机的升力且增加重量,引起机翼的升力不对称造成不必要的滚转。

  4.霜

  飞机由低于0℃的区域进入较暖的区域时,水汽在飞机表面上凝华而成。未饱和空气与温度低于0℃的飞机接触时,如果机身温度低于露点,水汽在机体表面直接凝华而成。在烟台,由于地处海滨,空气湿度较大,在夜间由于温度降低,极其容易产生平流雾,同时在机身个表面产生结霜。在早出港时候现象尤其明显,太阳升起时候由于温度的不同,极易造成东侧机身存在化霜,西侧存在厚霜层的现象,所以一定落实好无污染起飞理念。

  二、冰的危害

  1.结构积冰

  结构积冰就是粘在机身外侧的积冰,通常分为毛冰、明冰和混合冰。结构积冰带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增加了飞机的重量,同时改变了飞机的气动性,在飞行中如果遇到结构性积冰脱落的现象,容易在飞行过程中击伤操纵面或发动机,造成飞行上的危险。

  2.机翼积冰

  机翼积冰会严重破坏机翼的表面形状,降低了机翼产生的最大升力,降低飞机的操纵性,同时显著的增加了飞机的阻力。当机翼的上表面存在积冰时候,升力大概会受到33%的损失,在低高度和低速的情况下极易造成飞机失速。下面就一组实际案例分析一下机翼结冰造成的危害。

  2006年6月3日,中国空军一架由运-8AEW改装的空警-200预警机因飞机机翼结冰,在安徽东部地区坠毁,5名机组成员和35名空军专家全部遇难。2006年9月7日,新华社公布调查结果,认定空难的直接原因是飞机多次穿越结冰区域,造成飞机空中结冰并导致失控坠毁。在多次穿越积冰区域之后,飞机的机翼上已经累积了多层明冰,造成了飞机的操纵困难,飞行员并没有意识到巡航仰角的变化是由于积冰引起的,同时堵塞了皮托管,造成了空速和高度的不一致现象,最后飞机失控造成了事故。

  3.发动机结冰

  在大气温度低于10℃的时候,在飞行中遭遇可见水汽,可能会造成发动机的进气道等部位的积冰。进气道或者汽化器产生积冰时,会引起进气气流畸变,造成动力损失,严重时候会引起发动机停车。

  4.皮托管或静压孔堵塞

  当存在严重积冰的现象时,皮托管堵塞会造成空速的不准确。对于737NG系列飞机来说,虽然皮托管等部件存在加温,但是静压孔是不存在防冰系统的,长时间在积冰区域运行会造成堵塞,造成仪表的不准确甚至失灵。

  5.燃油积冰

  对于喷气式飞机来说,长时间的在低温积冰条件下运行会造成燃油积冰,机翼油箱的温度可能会下降到于大气温度一致,对于737NG系列飞机,温度下降到大概为-43℃时候会造成燃油结冰,如果油箱中有水蒸气的存在,则在稍高一点的温度情况下就会结冰,冰粒会堵塞滤油器、油泵以及油路等部件,造成燃油供给困难,产生发动机推力丧失甚至熄火的情况出现。

  除了冰霜雪,烟台机场在冬季经常出现的还有低能见度大雾天气。烟台机场地处海滨边缘,海陆风现象较为明显,在夜间,由于地面温度降低较快,且空气湿度较大,平流雾出现的几率较高,且在深夜和清晨现象更为明显。下面我就雾的成因和现象来分析浅谈一下对飞行的影响。

  一、雾的种类

  1.平流雾和辐射雾

  平流雾:暖湿气流经过寒冷陆地表面或者海面时,因暖湿空气受冷湿的地表影响,地层空气迅速降温,上层空气降温速度较慢,在近地面形成了逆温层,在逆温层以下,空气达到饱和,水汽凝结形成了平流雾。

  辐射雾:辐射雾主要是因为夜间地表辐射冷却,从而使靠近地表的空气温度低,当气温达到露点或者露点温度以下时,水汽达到饱和凝结,经过长时间下降到地表附近,从而形成了辐射雾现象。辐射雾在北方冬季、初春和秋末等季节比较常见。主要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的夜间或早晨。随着太阳的升高,地面温度上升,辐射雾也会立即蒸发消散。

  2.雾的危害性

  雾会严重的影响能见度,在烟台的冬季,辐射雾和平流雾现象较为明显,造成深夜和清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

  有数据显示,在1951年至1985年发生的245起与气象有关的严重飞行事故中,受能见度影响的为47起,占事故总数的19.2%,事故率仅次于低云。研究表明,低能见度发生的事故主要为三个原因:1.着陆过程中难以看见跑道,造成飞机晚接地、偏离跑道中线。2.在没有雷达引导的机场,ATC通过目视观察飞机位置以及是否脱离跑道,容易引起错误。3.飞行员无法通过地标和目视引导飞行,仅通过仪表飞行,由于心理压力的原因容易造成错误,从而引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2010年8月24日,某公司的一架注册号为B3130的ERJ-190的飞机,在执行哈尔滨到伊春的VD8387班次定期航班任务时,在黑龙江伊春市林都机场30号跑道690米附近坠毁,造成了44人遇难以及5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3.089亿元,该事故属于可控飞行撞地,事故原因为飞行员操纵失误。

  根据事后调查,机场报告的天气已经低于了落地最低标准,但是当时机组仍然进行了进近。伊春机场天气条件复杂,且未安装ILS(仪表着陆系统),且仅有双向简易灯光,雾跑道中线灯。在机场报告的能见度低于VOR/DME进近的最低标准的时候,当时机组进行了进近,且在未观测到跑道的情况下强行落地,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除了低能见度的影响,在夜间温度低于0摄氏度的时,雾气在机身上会生冻雾的现象,在夜间能见度较差的情况下难以发现冰霜的凝结。在风挡和机翼上出现积冰时,会严重影响飞机的能见度,同时机翼上出现积冰,也会影响飞机的升力系数,在操纵方面上产生较大的影响。

  积冰和低能见度是烟台机场冬季运行的两个较大的特点,实际运行时,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风向和度的变化。在地面观测风较小的时候,空中可能出现风比较大的情况,如果此时并没做到心中有数且做好提前量的打算,在低高度风向风速突然地变化,极易造成重落地的情况。因此在五边进近时,要做好心中有数,如果出现风突然减小或者风向突然变化的时候,加减油门要果断,防止出现在低高度不稳定进近的情况。

  在实际运行中,一定做到心中有数且相互提醒,及时做好飞行提前量,复飞永远是保证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当出现不稳定进近或者其他不安全状态的时候,及时果断复飞,坚决反对盲目蛮干超标准落地,严格落实“八该一反对”,尽可能的减小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