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邮轮产业所造成的影响不言而喻,这可能是这十几年一直处于“旺势”的全球邮轮产业所遭受的最大的一次打击。
郑炜航会长转载报道的近期由美国副总统彭斯召集的一次全球邮轮大咖会议上,他提出今年七月一日之前邮轮停航的想法,我认为不无道理。中国是首先爆发疫情的国家,持续了将近四个月后才有所缓解,但防控措施依然不能掉以轻心。今年的二月至三月疫情开始在全球爆发。从时间表推算,全球疫情即使能够得到缓解期,也需到年中前后、甚至下半年。接二连三的“疫情邮轮”证实了:由于邮轮是一个上千人同进同出,同饮同食,同欢同乐的聚集场所,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都难以防范病毒的传播。遇到如此凶险的疫情,邮轮唯有停航才能阻止病毒的传播,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这个损失不只单单因为停航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关键是可能会给疫情后恢复期带来邮轮游客心理的负面影响。
国际邮轮协会会长亚当姆在会上说:“各大邮轮公司将推出一系列史无前例的计划来保护乘客的利益。”亚当姆还例举了“严格筛查、全程监控、协助转移、承担康复费用,以及提供关心和帮助”等具体措施。单从亚当姆所说的这些措施,事实证明是难以抵御病毒在船上的传播。
1、即使有登船前的严格筛查这道防线,但是冠状病毒带菌者的潜伏期,是“填写健康表、测量体温”等防控措施都难以检测到的。一旦在航行中出现带菌者,其后果就会如同“钻石公主”号那样成倍的增长。
2、邮轮在航行途中对游客的全程监控只能局限于公共场所。即使有红外线测温仪等最先进的监控设施,在成百人群聚集的那些公共场所也难免有漏网的发烧者。如果每天安排船员到每个房间对游客检测体温,如果在剧场、餐厅、赌场、酒吧、游泳池等公共场所都需要事先检测游客的体温,整艘邮轮似乎成了一个类似“病毒的防控单元”,游客在邮轮上的行为时时处处受限,如何自由自在的享受快乐时光,这也就失去了邮轮产品的原本意义。
3、邮轮在航行期间协助转移重诊病人到岸上治疗,本来就是应尽的责任。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患者那就更应该尽快安排,这不仅是邮轮的本分工作,也是为了确保后续航程的安全。
4、这次疫情,世界上任何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都宣布,治疗的费用由国家来承担。每个国家都清醒的认识到,有些患者如果因为费用的问题不去治疗,其所带来的危害会更大。邮轮主动承担治疗费用是一种态度,但相比疫情可能给邮轮运营带来的损失要小的多。
5、这些年各大邮轮公司在满足游客需求的软件服务上是下足了功夫,为游客提供的服务也日趋完善,受到了绝大多数游客的好评。但这一次疫情中,“钻石公主”号所传出的在隔离期间的邮轮服务,游客们颇有微词。因为在这艘邮轮上,船员同样有感染病毒的危险。在这样的状况下,邮轮的日常服务或多或少要打折扣。其次邮轮上的医疗资源有限,也很难做到对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病人如同岸上专业医院那样的“关心和帮助”。
当然亚当姆先生阐述这些措施,只是举例而已。他作为国际邮轮协会的主席是想向副总统先生表明:各大邮轮公司会十分重视对传染病疫情的防控。后续“史无前例‘传染病防控’计划”才是确保邮轮能安全运营的实质内容。这个“史无前例”究竟会有哪些措施,全球的邮轮界都拭目以待。这个会议的最终意见是邮轮可以继续运营,否定了副总统先生今年七月一日之前邮轮需要停航的意见。郑炜航会长转载的报道中,由于邮轮能继续运营,因此撰稿人认为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愿后面的几个月里,在全球运营的邮轮,尤其是在欧洲和美洲目前疫情高发区的邮轮不要再出现类似“钻石公主”号、“至尊公主”号的事件。不然的话,无疑是给邮轮产业雪上加霜。 邮轮产业自上一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盛行,至今已过了一个甲子。六十年来,全球数以亿计的游客享受过邮轮这一其他旅游产品所不能取代的独特产品,绝大多数游客是期望而至,满意而归,邮轮产品在全球的游客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这是邮轮产品能在全球市场上持续生根发芽的基础。在此期间,邮轮产业也因遇到过不少的“天灾人祸”而暂时停航停业,但相比这一次疫情所带来的创伤要小的多。这次创伤的根源是“疫情邮轮”,其会给疫情过后的邮轮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邮轮可以说是一个人群集聚系数最高、集聚时间最长的旅游休闲产品,是“家庭、团队、情侣”共聚欢度快乐时光的理想载体。如果没有了这个“聚”的环境,或者说这个“聚”受到限制,邮轮对游客的吸引力毋庸置疑肯定会大大的降低。
还是这句话,疫情期和疫情区的邮轮只有停航,避免再次出现“疫情邮轮”,才能减少邮轮游客的心理阴影,为疫情后的重整旗鼓奠定基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