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女子利用航班延误骗保300多万元:靠自己估摸成功近900次延误

 物流新闻     |      2020-06-11 10:01

  航班延误是很多出行人士都不愿遇见的,但有的不法分子却十分乐于这种情况发生。

  南京市公安局今天(6月9日)发布消息称,近日鼓楼警方成功侦破一起航班延误保险诈骗案,从2015年至今,嫌疑人李某通过购票虚构行程,在近900次延误航班中获得了高达300多万元理赔金。

  今年4月27日,南京鼓楼警方接到某保险公司报警称,在机票延误险赔付时,发现以李某为首的多人,使用不同护照号身份证号,多次进行理赔,怀疑公司可能遭遇了保险诈骗。

  民警通过侦查发现,李某等20多人自2015年至2019年,在各大保险公司频繁申请航空延误险。

  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鼓楼派出所民警刘星辰介绍,接到报案后民警对李某及相关人进行了调查,发现理赔金赔付到具体保险人以后,下一步都会把理赔金转到李某手里。

  “保险人获得赔付之后,就不应该把钱打给别人,这是非常可疑的地方。其次我们对相关人员进行梳理,发现都是与李某有着或多或少的亲戚朋友关系。”刘星辰告诉记者。

  警方推断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根据掌握的线索,民警赶赴山东将李某抓获。

  在李某住所,办案民警搜查到大量用于记账和航班信息的纸质笔记材料,以及电脑中多份航空延误险异常说明样表,这些样表清晰记录了其向各大保险公司索赔的详细信息。

  民警刘星辰告诉记者:“在购买航班之前,李某会对航班以及当地天气进行分析。虽然她人在青岛,但她买的航班却不是从青岛出发和到达。在网上综合评论找了一些延误率非常高的航班,起飞的时候再去看它的天气,她在心里估摸后再去购买航班对应的延误险。”

  据调查,李某除了使用自己的身份外,其他用于购买机票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卡信息,都是其以购买理财为由从亲朋好友处骗来的。其中一趟航班,李某以5个人的身份索赔到了10多万元。

  由于李某根本不会去乘坐这些航班,因此李某时刻关注航班动态,如果了解到航班可能不会延误,她就会在飞机起飞之前把票退掉,尽量减少损失。一旦航班出现延误,李某便开始着手向保险公司索赔。

  经初步统计,从2015年至今,李某共实施诈骗近900次,获得理赔金近300万元。

  据警方介绍,李某之前曾从事过航空服务类工作,对于飞机延误信息及保险理赔的流程都有所了解,失业之后的她,便打起了骗取保险公司理赔金的主意。目前,李某因涉嫌普通诈骗罪与保险诈骗罪已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警方提醒,如果是以获得赔付金为由去购买保险的话,保险公司是有理由拒赔的;如果在购买航空延误险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实际乘坐航班,就不要去理赔,因为理赔是建立在实际乘坐的基础上才可以办理。如果说没有坐航班又去申请理赔,就涉嫌违法犯罪。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