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6日,部海事局批复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船舶登记的“广东南沙”“广东横琴”“中国前海”等船籍港。在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目前设有广东南沙、广东横琴、中国前海三个国际船舶登记港,精简了船舶登记流程,对来此登记的国际船舶进一步放宽外资比例限制,有效带动了南沙自贸区航运服务产业链的发展。
据先容,此前受广东省自贸办委托,广东海事牵头草拟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实施方案》,2017年6月20日经交通运输部、公安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四部分联合发文原则同意。目前,广东海事局与澳门海事及水务局共同研究制定了相关实施细则,并就文本内收留达成一致意见。
便民举措包括:实现船舶进出口岸许可证书网上打印,真正做到口岸通关“零跑动”;推进船舶证书文书“一次通办”制度的落地,全面推进了海事业务“一站式办理”;调整下放辖区船员考试发证业务事权,推动港澳船员便捷换发内地船员适任证书工作;印发《广东海事局专用航标设置审批业务实施指南》,为专用航标设置审批精细治理提供依据。
中山—澳门游艇自由行于2016年11月23日正式开通,为推进“粤澳游艇自由行”迈出关键的一步。2017年7月24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游艇自由行首航活动在广州南沙正式举行。
对澳方面,通过努力推动,在往年澳门回回20周年之际,连接内地与澳门的新横琴口岸旅检改变过往“两地两检”通关查验模式,全面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大大促进职员、货物等生产要素的便捷活动,支持澳门更好地融进国家发展。
同样,今年2月上旬,为保障疫情期间深港物资水路运输顺畅有序,该局与港方达成一致,疫情防控期间对深圳港籍访港船舶的船舶、船员、船公司等相关证书准予适当延期办理,船舶无需对相关证书办理年审、审核或换发,即可顺利办理香港水域的进出口岸手续。
广东海事局推行了联合登临检查、“诚信船舶通关零待时”等新机制。广州海事局则主动顺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形势,积极参与“三互”大通关建设,探索“并联办理”“绿色通道”等事项清单,搭建和完善同一的国际航行船舶联合登临检查电子信息系统。
“太方便了!”在广州南沙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完成港澳船舶进出口岸海事治理手续后,一名船舶代理公司负责人表示。
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也发挥体制机制上风,加大了航标建设力度,扩大丈量覆盖面,进步通讯信息播发频率等,三大业务发展实现了提质增效。如升级完善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加大AIS基站建设力度,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及时的数据服务;开展《粤港澳大湾区航行图集》的编制工作,为大湾区建设提供海图资料参考。
珠海横琴与澳门一水相隔,往年澳门酒店进住人数达1400万,酒店均匀进住率超过90%,接待能力几近饱和。在赴澳游客中,三分之一会选择“一程多站”来延伸旅行目的地,其中包括珠海市区、横琴旅游岛等。内地海事正积极与澳门方面合作,进一步增强两地旅游业协同发展,共同推动澳门打造世界级旅游休闲中心。
珠海海事局适应业界发展需要,积极支持全球最大、亚洲首个海上无人船测试场建设,扶持无人艇等新业态发展。为了扶持这一全新的业态发展,该局探索制定了无人船舶监管工作措施,指导无人艇公司完善船舶测试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并做好海上无人船测试场的监管。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三地海事部分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上风,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中断深化互利合作,维护大湾区水上运输安全畅通、便捷高效,为大湾区航运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今年5月中旬,深圳海事局收到香港海事处一封感谢信:“今年证书申请高峰期期间,适逢2019冠状病毒疫情肆虐。有赖贵局相关主管领导及团队迅速应变,解决困难,使证书能顺利如期签发,船舶运营不受影响……”
“货物和船舶进出口岸时间由原来的20分钟缩减到2分钟以内,每年有8000余艘国际航行船舶因此获益。通过‘单一窗口’开展业务的各类企业已超过2300家,应用率超过90%,进一步提升了航运市场活力。”广州海事局政务中心负责人先容道。
如今,珠江口已建立全球最繁忙的高速客船网络,香港是中国最大的邮轮关键港,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广州南沙、深圳前海也正加快推进邮轮母港建设,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及陆岛游是大湾区休闲娱乐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
优化服务提供新业态发展土壤
2019年11月17日,歌诗达邮轮“新浪漫号”首次靠泊南沙,全国规模最大的邮轮母港综合体——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开港运营。这个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国际邮轮母港,规划岸线1600米,可停靠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邮轮,年设计通过能力达75万人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