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锚地前约2n mile 时,余速应控制在4Kn;距锚地前约1n mile 时,余速应控制在2Kn;一个船长时应在1Kn以下。
4.回转性低下,即旋回性能变差,直接导致加大旋回直径。水深越小,回转径越大。当水深吃水比小于2时,回转径将急剧增大。
6.纵倾变化。因浅水区船体下降明显,随着纵倾程度的加大,船舶可能存在触地的威胁。此外,如航行在深水区但近间隔有浅水存在的话,首将偏向深水区但尾则偏向浅水,对此必须予以高度警惕,严防船尾甩至浅滩。
所谓限制水域,是指同深水航行相比,船舶所进进的操纵受限的狭窄或宽浅的水域。在深水区,船体四周的水流呈立体流态,在深而窄的水域,船舶将受到侧壁效应的影响;而在浅水区里,因流向船底的水流受到海(河)底的阻挡,成为平面型流态,且船体四周的水压分布情况也发生了变化,这就将带来诸多的浅水效应。因此当大型船进出港口航道或通过运河时,这两个效应的混合作用,即为限制水域的影响。
(1) 根据众多经验和模拟试验,靠泊的成功与否,关键是控制余速,只要余速控制好,即使机器出现意想不到的故障,也有时间采取应急措施,反之则无法控制。一般情况下,按下列参考数据控制余速将被以为是可行的:
大型船舶所停泊锚地的水深一般均深于普通锚地,而锚和锚链的重量又较一般船舶为大,所以不答应如同一般船舶那样,将锚送至水面备妥,在船有后退速度的情况下将锚抛出,然后一边松出所需锚链,一边使锚抓牢。大型船舶应按深水抛锚法进行预备和锚泊操纵。
大型船在进出港航道或狭窄航道航行,施舵后船并不是径直向用舵方向驶往,而是一边横移,一边在舵力,吸引力,横向水流压力及回转力矩等共同作用下形成平衡状态斜驶过往。请留意在狭水道中航行的船舶的方向性是不稳定的,特别是水槽宽度仅一个船长时更应警惕,需勤用舵制止首向侧壁的偏移。实际上,当水槽宽度有二个船长时,该影响就已经存在了。
(7)推至距泊位一个船宽时,前后拖轮停车,做好倒车预备,如靠拢速度大于5cm/s,前后拖轮倒车控制进泊速度适时停车,带缆,超大型船舶前后缆绳大都系20根左右。一般超大型船舶除非紧急情况外,一般不易用锚制动。
3.靠泊中留意事项
B.所需拖轮功率=0.736×本船载重量(DWT)×0.08KW;
大型船舶的共同点是方型系数大,长宽比小,吃水深等。根据模拟操纵和实际操船经验,载重吨在4万吨及以上的船舶与一般船舶的操纵特点有很大的不同。大型船舶因质量和惯性大,在停止后起动很慢,但一旦动起来又很难使其停下来;其航向稳定性与应舵性差,使操纵显得异常呆笨,一旦操纵不当酿成事故,将导致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该类船舶在驶进进出港航道,靠离码头的操纵及锚泊操纵等工作中必须极其谨慎小心。显然,大型船舶在从事上述操纵时的地域特点是进进了浅水区,我们通常也称其为限制水域的操船。限制水域的制约同大型船自身不利于操纵的特性的叠加,极大地增加了船舶操纵的工作难度。
超大型船舶离泊操纵与靠泊相比较,操纵较轻易些。但在离泊前,必须根据码头朝向可适用水域的大小,风骚方向,高低潮时间,船舶吃水,船长,船宽,载荷情况,主机马力及类型需要几艘拖轮协助等,做出周密的离泊操纵计划。
所以,早在进进港外航道后,即应降为半速航行。
1.舵效降低。因船速下降,舵面上的水动压力减小,加上舵区四周排水流变态现象的影响使舵效降低。
5.船体振动。受伴流影响,船体发生异常振动现象。
至锚地间隔7n mile 半速前进,大约9Kn速度;距锚地间隔5n mile慢速前进,(SLOW AHEAD)6Kn;至锚地间隔3n mile微速前进(DEAD SLOW AHEAD)3Kn速度。如参考以上数值标准操船,一般不会出现速度过快的担忧。
一.锚泊操纵
(3)及时用VHF与港方,代理或引航站联系,取得必要的安全信息。
1.接近锚地
(2)做好白天,黑夜或视距不良情况下进进锚地或引航站的安全措施及方案,建议力争白天抵达。
距泊位前约1nmile处时,余速应控制在2Kn;
世界目前上对大型船舶的吨位定义尚未见同一的规定,有人称6-10万吨为大型船舶,个别国家自己规定船长超过200米为超大型船。
三.超大型船舶离泊操纵
1.预备工作
(4)根据泊位前间隔与理想的余速,结合潮情等参数预算何时到达何处,预先在海图上标明或在笔记上做好记录,随时观察是否按计划的余速行驶,如速度过快,要随时指挥拖轮进行控制。
2.超大型船舶在进进航道后,不论前进或制动,一般大都依靠拖轮,所以要视情在艏艉各带好一艘或两艘拖轮,进行牵引或制动。为了使船长了解靠泊操纵时应使用多少艘拖轮较合适,下面先容几个经验公式,以供参考。
借助航路指南,海图和港口指南,首先对锚地的情况加以了解,如船舶密度,气象条件,潮流强弱,是否有足够的水深旋回余地等,并结合本船的减速性能,借助经验,控制好接近锚地的速度,就能成功地进进锚地,其减速的情况大致为:
3.抛锚方法
3.航向稳定性进步。底水小,航向稳定性反而好。
C.超大型船舶满载时,本船载重量(DWT)×5%马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