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底,日本造船业推出“全日本造船合并计划”(All Japan Shipbuilding Merger Plan)。
一位在日本大型造船企业工作的治理层人士表示,“假如没有新的订单,手持订单交付完成之后,日本造船企业将面临“不惜亏损也要获得订单”或“因开工率低导致严重亏损”的尴尬局面。 日本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占据全球最大造船国的位置。目前却由于本钱上风不明显、技术路线选择失误等原因久居中韩两国之后。
当前,航运市场持续低迷,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国纷纷采取进境限制措施。此举严重影响了新造船订单的进度推进,从而对造船企业接单量产生不利影响。从中日韩造船企业的相继联合重组不丢脸出,全球造船市场“寡头竞争”的趋势。下一步,全球造船市场或许将进进只有一位“国家选手”参赛,参与国与国之间的较量。
时间倒回2019年11月底,面对中国“南北船”联合重组,以及韩国现代重工团体(HHI)和大宇造船(DSME)整合的压力,日本最大的两家造船企业——今治造船和日本造船联合也公布,就资本和业务合作的基本事项达成共叫,并签署相关协议书。
近日,日本贸易巨头三井物产(Mitsu)旗下东方海洋公司(Orient Marine)和双日团体(Sojitz)旗下双日海洋工程公司(Sojitz Marine & Engineering Corp)就机械制造和造船领域达成合作,希看通过建立本国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关系,振兴造船和机械制造行业。
2020年07月24日 08时 航运界
根据日本船舶出口商协会(Japan Ship Exporters' Association,JSEA)发布的日本造船企业接单量最新数据,截至今年6月,日本造船企业手持订单量为318艘,约1444万总吨(G/T)。
据悉,此次合作旨在将日本造船企业和船舶机械设计制造企业正在开发的技术整合到贸易项目中。
据了解,该计划由日本国土交通省(MLIT)牵头,整合日本国内15家大型造船企业。 为推进这一计划,三菱重工于往年年底公布,将旗下最大的造船厂之一出售给日本大岛造船。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2021年3月31日前成立新的合资公司,其业务包括油轮、货船和运输船的设计、建造和销售等,并共同开发新的船舶生产技术和配送设施,今治造船和日本造船联合分别持有合资公司51%和49%的股份。
而在此前,日本造船企业间已开始多轮重组收购,但规模较小,而且日本国内造船企业间的合作,仅限于同盟形式,几乎不会涉及到“合体”。
据了解,空运报价 海运价格,造船业从订单签约到交付需要约2年时间。从确保业务稳定性的层面出发,造船企业手持订单量须保证造船企业维持2到3年的工作量,但日本造船企业目前的手持订单量仅能维持1.5年的工作量。
今年5月,日本国土交通省获得日本海外基础设施投资公司(Japan Overseas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Corporation for Transport& Urban Development,JOIN)的支持,为外国船东在日本订购船舶提供资金支持。据悉,这是日本政府正在推动的一种全新船舶融资方式,以支持本国造船企业接获更多新造船订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