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的黄河由平阴开始流进济南,流经历城段,转了个弯,让鹊山、西岳、九曲黄河“同框”的景象成为泉城大地上波涛壮阔的一笔。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在济南的落地,跨河交通的不中断推进,依河而生的物流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这是历城段的“三桥一隧”,也是济南跨河交通规划中“三桥一隧”、“三隧一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等这些桥隧陆续建成通车,黄河两岸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这些横跨黄河的伟大工程,将成为跨拥河发展的新台阶,带动沿线经济社会的全面“奔腾”。
济南黄河公路桥复线工程可以说是济南市一个超级工程,采用双层桥设计,上层承载国道104交通功能,以及市政道路快速路功能,下层桥用于轨道交通7号线运行,桥下布置有地面主干路。新桥建成后,原黄河大桥将保存使用,主要用于公交车辆、非机动车以及行人。该工程今年10月份,最迟在11月份工程就可开工建设,工期4年。
历城区作为济南市的传统物流重地,在全市物流中心建设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全市物流中心建设工作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物流行业不中断向好发展,已经成为历城区最为重要的产业之一。
对于立足于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发展定位的济南来说,加强南北两岸交通联系,穿黄交通显得尤为重要。
携河发展,交通先行。在历城区,4处正在规划或建设中的跨河通道进展的如火如荼,依河而生的物流行业车来车往,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另外,在历城段的最末端,是正在进行前期预备的航天大道隧道。航天大道西延工程东起在建航天大道,向西穿黄河,西至220国道,全线总长约8.4公里,双向六车道设计,为城市主干路。
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助力省会高质量发展,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一周年之际,天下泉城客户端推出“大河之畔”全媒体系列报道,全景展示济南市沿黄各区县在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亮点和成效。
物流发展不中断向好 高端、智能,迎新机遇
2016年7月,盖世国际物流团体被列进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首批“国家示范物流园区”,全国获得此项“国字号”殊荣的物流企业仅有29家。此后,该企业便紧锣密鼓地为下一步“互联网+”发展谋篇布局,树起了一面行业的新旗帜。
在黄河盖家沟险工四周,有上百家物流企业。远远看往,整洁的仓库,进进出出的车辆颇为壮观。天天,都有数不清的写着“物流”字样的大车,从这里出发,跨过黄河,铁路运输 上海空运,奔往全国各地。
“三桥一隧”盘活交通 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全面“奔腾”
今年5月,随着架桥机嗡叫的电机声停止,最后一片预制箱梁顺利架设完成,标志着济乐高速南延线工程TJ-1标段全线贯通。济南至乐陵高速公路南延线工程是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内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是济南“携河北跨”的重要通道和省、市交通重点工程之一。建成后将成为黄河北部地区到达市区东部和中心商务区最便捷的通道,缩短黄河北地区与市区的时空间隔,济阳、商河通过济乐高速公路可以直达中心商务区,与通过东绕城高速绕行相比,至少缩短13公里,进一步盘活东部交通。
明年年底前将建成通车的凤凰黄河大桥,南起坝王路与荷花路交叉口、北与国道220平交的这座三塔自锚式悬索桥,跨度、长度、宽度均居同类桥型世界之最。
目前,历城段黄河有3座浮桥(济北浮桥、东郊浮桥、东城浮桥)、3座跨河大桥(济南黄河大桥、石济客专大桥、青银高速黄河公路大桥),还有4处正在规划或建设中的跨河通道,均匀不到3公里就有一条跨黄通道。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进胸怀间。作为黄河流域唯一沿海省份的省会,同时也是沿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为济南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