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9月制造业PMI指数有四个亮点。一是在疫情、汛情的冲击相继消退之后,物流系统工程 ,制造业供、需都在加速改善。二是库存和采购量指数显示新的加库存周期可能已进进酝酿阶段。三是新出口订单首次站回回荣枯线,显示外需向好;四是小型企业指数终于回回荣枯线,预示就业将趋于改善。叠加服务业PMI高景心胸,预示此前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服务消费将成为四季度经济上行的重要增量。
1、经济增长:继续“内外双驱动”的逻辑。就业、居民收进预期和消费进进良性循环上升期,服务消费将成为重要增量;建筑业维持高景心胸;出口在海外宽松货币、复工复产推进及疫情常态化防控之下有看保持景气。
4、企业整体加库存,但仍需观察新周期是否开启。原材料库存指数上升至48.5%(前值47.3%),采购量指数上升至53.6%(前值51.7%),印证了1-8月规模上产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增速年内首次反弹。但是否反映出产业企业已经消化完疫情期间积存的存货进而重新开始加库存,目前仍然存疑。从重点行业来看,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行业的产成品库存增速进进三季度以来都呈现波动上升。总体判定,新的加库存周期可能正在进进酝酿阶段。
一、制造业PMI指数及其分项指数:
点评:
2、就业压力有所下降:小型企业指数终回扩张区间,升至50.1%(前值47.7%)。从业职员指数小幅收窄至49.6%(49.4%)。就业改善有助于居民收进预期与消费。
外汇天眼APP讯 : 9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9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1.5%,前值51.0%;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5.9%,前值55.2%。
3、价格指数保持扩张:9月出厂价格指数为52.2%(前值53.2%),正定物流园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提升至58.5%(前值58.3%)。
2、CPI新涨价因素的驱动力从供给冲击转为需求复苏,但在基数效应的作用下仍保持下行趋势;PPI仍将保持斜率边际递减的上升趋势,尽管受到国际油价调整的影响,但仍将反映全球经济(包括中国)复苏的逻辑。
1、制造业供需同时加速,新出口订单首次站回枯荣线:生产指数54%(前值53.5%),新订单指数52.8%(前值52%)。新出口订单50.8%(前值49.1%),印证欧、美制造业PMI的持续景气。欧洲二次疫情可能导致欧元区景气修复放缓,但由于基本适应与疫情共存,应能保持在扩张区间。
建筑业PMI持平前值60.2%。服务业PMI上升至55.2%(前值54.3%),且其新订单指数升至53.5%(51.5%),显示此前受疫情影响的服务消费正在加速修复。
三、基于8月PMI提供的新信息,国际货运 空运价格,可将经济增长、价格指数未来走势更新如下:
二、非制造业PMI指数加速扩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