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提出,一要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纵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支持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讯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推进标准对接和数据共享。二要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三要鼓励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四要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旨在拉动产业升级,推动新能源汽车数目增长。从上述举措来看,技术攻关旨在实现产业链的强链补链,攻克新能源车产业链的核心零部件短板;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加强充电站换电站建设,实现新能源车的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国际合作主要是推动新能源车的国际企业在中国更快发展,实现更好的行业高水平产品普及;公共交通政策支持旨在推动公共领域的车辆电动化,推动自主产品的特定市场快速发展。
10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国际物流,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在标准法规制定、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作用。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序发展,推动建立全国同一市场,进步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政府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决心不言而喻。除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物流公司查询 ,在9月召开的2020全球新能源汽车供给链创新大会上,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透露,2.0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已通过专家评审,很快就要正式发布。
此外,会议提出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等内收留,助理物流师考试 ,该硬性要求可进一步拓宽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的发展空间,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动力电池、充电桩、换电设施等配套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王秉刚先容,新版技术路线图提出,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销量约各占50%,汽车产业基本实现电动化转型,为中国汽车产业的中长期发展奠定基调。
往年12月,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达25%左右,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均匀电耗降至12KWh/百公里。
“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竞争力明显进步,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15%至25%,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内的贸易化应用,乘用车新车均匀油耗降至4.0L/100km。”在崔东树看来,按照25%的销量目标,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将达700万辆以上,2019年是近130万台,因此2019至2025年的复合增速超33%。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