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国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这些挑战是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要求提出来的,表现为:一些地方出现政府不诚信、一些行业协会不诚信、一些企业不诚信、一些职员不诚信、一些中介组织不诚信、很多产品不诚信等现象屡屡发生,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了良好营商环境的建设。
(诚信大家谈专栏文章之三)洪涛:用数字化促进诚信体系建设
三是消费的数字化,这里指消费过程中的数字化,如餐饮、休闲、观光、娱乐等消费过程中的数字化排队、点餐,以及无接触性的服务,从而增加消费者的幸福感。
(3)物配的数字化,这里指物流配送过程及其各个环节的数字化,做到“高度信息化条件下的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
(5)交易环境的数字化,这里指交易环境中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的数字化,保证交易环境的可靠、安全。
近日召开的中心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夸大,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中国物流协会 ,加快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海运报价 国际快递,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明确,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改善市场信用环境、降低交易本钱、防范经济风险的重要举措。
二是数字化流通,这里包括8个方面的数字化:
(8)供给链创新应用的数字化,推动供给链由链主式供给链、平台供给链、生态供给链向数字化供给链的转型升级。
一是数字化生产,即通过数字化种植、数字化养殖、数字化加工,从而保证产品的安全、健康、绿色、低碳、环保等。
(7)再生资源的数字化,如产品的产包装、低级农产品垃圾处理的数字化,2019年中国邮政部分提出的“9571工程”,即: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95%、50%以上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到70%、在1万个邮政快递营业网点设置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不中断完善,诚信体系成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关键题目,2014年以来,在党中心、国务院的指导下,我国诚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取得较大的成绩,各类各层次的诚信体系建设政策出台,各种诚信体系的组织、平台、中介机构不中断涌现,“红黑名单”的实施,“诚信银行”的建设等,推动了诚信体系建设向前发展,诚信城市、诚信政府、诚信市场、诚信企业、诚信个人、诚信产品、诚信监管、诚信标准体系建设等不中断完善。
2020年是“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连续开展的第16年,今年的活动主题为“老实经营、取信服务”。当前需要进一步加强《纲要》的宣传,加强对诚信案例的宣传和表彰,形成良好的诚信氛围。重视正面典型的宣传为主,惩办不诚信典型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数字技术,促进我国监管部分尽快由传统监管,向网络监管、由网络监管向实效监管、由实效监管向数字监管的跨越。建议加强数字生产、数字流通、数字消费、数字治理的建设,从而通过数字化促进诚信体系建设:
(2)交易的数字化,这里指交易及其过程的数字化,交易当事人、交易过程、交易环节等数字化。
9月27日,商务部、中心宣传部、中心网信办、发展改革委等19部分联合发起的2020年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这是“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连续开展的第16年,活动主题为“老实经营、取信服务”。为配合本次活动开展,新华财经、新华信用即日起联合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开设“诚信大家谈”专栏,及时展示信用领域专家学者最新的观点和建议。
(6)卖场的数字化,如批发市场、零售市场、易货贸易等场景条件的安全、可靠、绿色、可信。
(1)商品的数字化,这里包括实物商品的数字化、服务商品的数字化、体验商品的数字化,如五常大米、阳澄湖的大闸蟹等商品的可追溯。
(4)支付结算的数字化,这里指支付结算的各种手段,如银行卡、信用卡的数字化,微信、支付宝结算的数字化,信用积分的数字化,线上支付和结算的数字化,以及线下支付结算(含预支卡支付)的数字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