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起,东航机上餐食将全面升级,各地特色美食将陆续在东航、上航实际承运的国内商务精品航线上亮相。作为东航的机上餐食主要由东方航空食品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东航食品”),这家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国内规模最大的航食团体之一,占上海两场航空配餐市场份额的85%以上。
不过在“空餐地享”的道路上,东航食品走得最坚定。今年4月8日,公司旗下最大的航空配餐公司——上海东方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简称“上海航食”)获得长宁区市场监管局核发的《食品生产许可证》(SC证),成为全国首个将经营范围由航空配餐和集体用餐配送,拓展至商场、超市、便利店等各类食品流通领域的航食企业。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对食品安全要求高,同类产品中,航食没有本钱上风。但在俞晴莲看来,产品的本钱和定价并非最核心因素,消费者更看重品质和安全。“现在上海在推早餐工程,此外还有学校餐、老年人餐,市场需求很大,关键看有无匹配的人才和产品。”她还透露,经历了这场疫情,上海航食调整职员结构,组建了地面业务保障团队,正式开启“两条腿走路”。
疫情之下,航司航班数目大幅下降,航食公司逐日配餐量因此骤减。除了利用空闲期开发新产品,提升机上餐食的丰富度和口感,很多企业积极自救——东航食品、厦门航空、四川航空旗下的汉莎食品有限公司、泰国航空等国内外航食公司(部分)都推出了团餐或者外卖服务,将客户群拓展至不坐飞机的旅客。“高高在上”的航空餐开始“接地气”。
东航食品党委书记俞晴莲先容,SC证需要按食品品类进行申请,上海航食先后获得了预包装冷躲膳食、色拉、三明治和熟肉类制品的SC证。7月9日,首批来自上海航食虹桥生产车间的数千份盒饭与色拉,在绿地团体旗下的商超面市。截至9月底,虹桥配餐中心企业团餐和商超零售业务已为公司带来1700万元的收进增量。随着国内航班数目的恢复,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该中心每月配餐量已恢复至往年同期的110%左右。浦东配餐中心方面,固然受国际航班数目维持低位影响,产能尚未恢复至往年水平,但酒店配餐业务每月也能带来约1000万元的收进增量。
机上餐食经常给人“口味不佳”的印象,东航食品方面表示,万米高空中旅客的味蕾变得迟钝,影响用餐体验,回到地面,“原汁原味”的航食也想直面市场竞争,为自己正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