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身谋划、亲身部署、亲身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谋势之举,是培育新的战略支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谋远之策。特别是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心政治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为成渝地区融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式赋予了重要使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系统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进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式等重大题目,为我们谋划“十四五”发展、编制“十四五”规划提供了战略引领。
遂宁地处川渝门户开合之枢、居中通衢之纽,是东进重庆、西进成都的重要门户。当前川渝相向开放合作势头强劲,遂宁与成渝联系日益紧密,在川渝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更加关键和特殊,建设联动成渝的重要门户关键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我们将加快建设联动成渝的综合交通关键,以“外畅、内联、提质”为重点,加快对外通道、城际交通、市域交通项目建设,不中断提升交通关键能级,构建“铁公水空”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体系,深度融进成渝1小时交通圈。
加快建设联动成渝的现代物流关键,积极融进成渝复合型国际关键集群,加强多式联运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物流规模化、组织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深化全国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市建设,加快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关键、国际公路货运中心、成渝双城物流配送中心,把遂宁建成立足成渝、服务西部、陆海通达的物流集散中心。
坚持做强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极核,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突出高端要素集聚集成转化,云浮物流 ,增强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极核对成渝“双核”的配套能力。支持县(市、区)和产业园区发挥最突出的特长、做强最上风的产业,积极融进成都、重庆的产业链和供给链,夯实在成渝地区实现中部崛起的基础支撑。
加快建设联动成渝的开放合作门户,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扩大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开放合作,与成渝协同推动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环境建设,深化与成渝“双核”的产业协作配套,加强与成渝中部城市的协同发展,把遂宁建成成渝地区中部投资首选地、川渝开放合作“样板地”。
邵革军
党中心提出加快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式、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举措,为西部内陆地区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省委赋予遂宁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的发展定位,其要义涵盖“成渝发展主轴”这一区位上风、“绿色”这一鲜明特质、“经济强市”这一紧迫任务,集中体现了遂宁的上风、特色和任务。
遂宁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找准融进和服务国家战略的契合点、交汇点、共赢点,谋划推进一批重大平台、重大改革、重大项目,不中断做大经济总量,进步发展质量,绥化物流 ,提升全局分量。聚焦产业基础高端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重大核心产业科技创新攻坚突破,不中断提升锂电及新材料、机械与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饮料、油气盐化工5大上风制造业竞争力。
《四川日报》报版截图
加快建设联动成渝的重要门户关键
【编者按】11月16日出版的《四川日报》发表市委书记邵革军的署名文章《在知重负重中加快成渝地区中部崛起》。遂宁新闻网全文转载如下:
在知重负重中加快成渝地区中部崛起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坚持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引领,正确把握区域发展规律,立足四川区域发展实际,以“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为支撑,提出实施成渝地区中部崛起、南翼跨越、北翼振兴的发展战略,支持遂宁建设联动成渝的重要门户关键和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支持遂宁与潼南共建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省委这一战略和实施路径的提出,为成渝中部地区融进国家战略指明了方向,明显提升了遂宁在成渝地区的战略位势,必将进一步放大联动成渝的区位上风和接受成渝共同辐射的空间上风,塑造区域协同新格式、形玉成面开放新态势。我们将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国际物流,果中断扛起时代重任,把准路径、突出重点、系统推进,在知重负重中加快中部崛起,在苦干实干中挺起中部脊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