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深刻领会“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
指导方针是总体要求和行动指南,必须贯彻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实际工作中,要留意切实把指导方针落到实处,贯彻好新发展理念。
海运报价 国际快递,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式。作为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把自己的事办好,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也会给各国带来机遇。/pp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font-weight: 400; letter-spacing: normal; list-style-image: none; list-style-position: outside; list-style-type: none; margin-bottom: 0px; margin-left: 0px; margin-right: 0px; margin-top: 15px; orphans: 2; padding-bottom: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padding-top: 0px; text-align: left;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indent: 2em; text-transform: none;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white-space: normal; word-spacing: 0px;">要稳中求进、务求实效,协调推进各方面工作。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在国际经济政治格式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对于我们这么大的经济体量而言,一定意义上讲稳就是进。要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以自身发展的稳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们在“六稳”基础上提出要“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给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做到“六保”特别是“前三保”,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给链稳定,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保基层运转是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保障。“六保”不仅是当前工作的着力点,也是“十四五”时期要面临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实现更高目标夯实基础。经济社会是个大系统。要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着力固根基、扬上风、补短板、强弱项,促进城乡区域平衡发展、产业公道布局和结构优化、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进世界经济,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们夸大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式,决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封闭运行,而是既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也要更大力度扩大对外开放,构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上风。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心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这为做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制定和实施好“十四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建议》已经全会审议通过,国务院将据此制定“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把指导方针真正体现到“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中,从主要指标设置到重点任务谋划,从重大工程确定到重大政策提出,都要鲜明体现《建议》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式,制定出一个符合我国实际、顺应人民期盼、引领未来发展的好纲要。在制定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以及地方规划时,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系统观念,找准切进点和着力点,把指导方针的各项要求贯彻到相关规划中往,形成定位正确、边界清楚、功能互补、同一衔接的国家规划体系。要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确保党中心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共同构成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这是党中心在全面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经验、正确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大势、深进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统筹考虑2035年远景目标和未来五年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指导方针内涵丰富、意义重大,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要把指导方针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创新观点、实践要求,把握内在逻辑和相互关系,更好指导实际工作。要结合党中心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从更宽视野、更深层次理解把握指导方针,使各项工作有机衔接、协同推进。要将指导方针与《建议》提出的发展目标、战略任务、重大举措融会贯通,增强领会和贯彻《建议》精神的系统性整体性。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看。过往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道为核心的党中心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沉着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2016年至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7%,201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预计2020年我国经济能够实现正增长、总量突破100万亿元。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不中断提升,消费持续发挥经济增长主拉动作用,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较快增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进实施。发展新动能成长壮大,科技创新取得一批重大成果,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传统产业加快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开展,各类市场主体超过1.3亿户,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塑造中国发展新上风。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纵深推进,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效实施。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富,外商投资准进负面清单治理制度全面实行,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更大范围拓展,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总体保持稳定。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即将全部脱贫。污染防治力度不中断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积极成效,金融运行总体平稳、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进步,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城乡低保等社会保障水平明显进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们站到了新的历史交汇点,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蓝图已经绘就,使命催人奋进。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道为核心的党中心四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