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张文宏所夸大,“未来全国还会有散发病例发生,但无论是何种抗疫策略,只要能够跑赢病毒,我们就能在病毒蔓延的今天,过上最接近正常的生活。”
来自上海市卫健部分的消息显示,22日晚浦东机场对17719名相关职员开展核酸检测,1人结果阳性,后被诊中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上述会议要求,对于航空口岸进境职员,强化隔离服务职员专业技术培训,严格规范提供服务,加强接送转运、居家观察闭环管控。对于陆路口岸,加大非法进境职员排查管控力度,加强高风险人群的个人防护措施。
据上海市疾控中心先容,11月9日,上海确诊1例新冠肺炎病例王某某。经安徽省疾控部分反馈,与王某某相关联的兰某,11月10日在安徽确诊。
疫情防控进进深水区 防人亦需防物
近期,本土确诊病例数再现上升趋势的同时,也呈现出这样一个特点——疫情不再是单纯以“人传人”的途径扩散。
就在22日下午,国家卫健委召开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要结合近期疫情防控和督查发现的题目,重点加强5个方面的工作,其中就包括强化“人、物”同防外防输进。
假如把10月30日作为二人共同暴露的时间,那么2例病例的发病时间符合新冠肺炎发病潜伏期。同时,经基因测序,2例病例基因高度同源,空运报价 海运价格,与北美流行株高度相似,这就提示感染来源为境外输进。
但上述2例病例为浦东机场UPS上海国际转运中心西区货运站的同事,曾于10月30日共同进进并清理过一个自北美地区运返回沪后的航空集装器。该集装器为密闭收留器,内有大量避震用泡沫,内部环境湿润。清理时,2人均未佩戴口罩。
“防人亦需防物”——这是近期国内多位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发出的共同提示。
就在23日上午,上海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先容了该市9日确诊病例的具体情况。
近日,天津滨海新区、内蒙古满洲里市已相继展开全员核酸筛查。
例如,在今年8月,辽宁大连日核酸检测能力已超过百万人份;新疆两次本土疫情期间,对重点地区均进行了两轮以上核酸检测;上海目前已有125个核酸检测机构,最大日检测能力可实现单管单人次62.1万份……
在天津,11月8日确诊的病例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该例病毒与北美3至6月份流行毒株高度近似,属于L基因型欧洲家系分支II(北美分支)。
进进11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降低,但与此同时,新冠病毒似乎变活跃起来。
20余天时间,多地疫情“反弹”,这再次给所有人敲响警钟!出现本土确诊病例的地区也立即采取行动,开展大规模排查。
该病人的身份为冷库装卸工人,这使得病毒“物传人”的现象引发高度关注。
本月,国内除了此前已经出现疫情的新疆外,又有包括天津、上海、安徽阜阳、内蒙古满洲里在内的4地通报有本土确诊病例。
21日,天津滨海新区启动了“滨城大筛”全员核酸检测,此次检测覆盖约260万人。天津全市有7400余名医护职员参与到检测工作当中。
图:11月21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天津市滨海新区对辖区内全体居民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筛查。图为民众等待核酸检测取样。 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摄
此外,2例病例发病前14天未暴露于进口冷链食品及相关环境,排除经接触冷链食品感染可能性。
22日浦东国际机场进行的核酸检测结果又显示1人为阳性,后被诊中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患者为36岁男性,系位于机场西区货运站的联邦快递(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工作职员。
天津、上海、安徽、内蒙古……11月以来,短短20余天时间,国内多个省份又出现散发病例。“防人亦需防物”——这是近期多位专家发出的共同提示。与此同时,从国家到地方层面也作出层层部署,对疫情输进严防死守。
2例病例发病前14天未接触过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出院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发热病例,未接触过进境职员、机组职员、高中风险地区职员,排除“人传人”导致感染可能性。
不过在专家看来,尽管全球疫情严重,但国内已经发展了一套及时发现、控制疫情的防控策略,民众不必过度紧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