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船安全靠“国导”。大力发展我国自主研发的气象导航系统,可打破国外在气象导航领域的技术和市场垄中断,切实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安全,服务我国海洋经济发展。
2019年7月11日,中心气象台与交通部华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船舶气象导航系统。自同年10月正式提供服务以来,该系统累计服务船舶近千艘次,海运报价 国际快递,签约航运公司40家,月均服务超70艘次,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本月已服务航次96,上月累计服务航次109;当前服务中的船舶为75艘,在航61艘,在港14艘…”11月27日,在中心气象台气象导航岗位的电脑屏幕上,一系列数据清楚可见。
导航团队将海洋天气预告技术与船舶定位技术、航海技术等结合起来,形成了涵盖船舶信息服务系统(问海网)、船端导航系统、岸端导航业务系统、船舶监控等技术的船舶气象导航系统。
中心气象台依托GRAPES全球预告系统(GRAPES-GFS)中的海洋天气数值预告技术,同时吸纳华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具有多年航海经验的资深船长,自主研发建设了气象导航系统、气象导航专业网站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导航App应用,组建了一支专业化的船舶气象导航团队(以下简称导航团队),开展专业气象服务。
船舶气象导航系统集远洋导航多源数据、远洋导航航线模型与算法、岸基远洋气象导航决策支持、船舶预警信息、智能发布服务于一体,用户可以通过“问海网”查询船舶基础信息,也可以查询港口位置、排放控制区域(ECA)、高风险区域等信息。
这是导航团队推进传统预告向下游服务延伸的有益探索。赵伟以为,多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共同攻关核心技术,并针对不同天气应用或生产服务的场景提供更加完善、精细的服务,将是未来气象服务发展的新业态。
目前,船舶气象导航系统已成为减少海难事故、安全航行、趋利避害、省时节能、进步营运效益的一个有效手段。未来,中心气象台将不中断深化气象导航能力建设,持续深进推进全球监测、全球预告、全球服务。
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告中心副主任赵伟告诉记者,随着导航业务展展开来,服务需求逐渐上升,尤其是最近两个月,每月服务量都在百艘以上。
“导航就是要给船舶设计更安全、更快捷的航线,铁路运输 上海空运,要把传统预告向用户真正需要的方向——影响预告往拓展。”赵伟说。为了开展更加精细化的定制式导航气象服务,导航团队专门从华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聘请了经验丰富的船长。这样,导航团队可以通过在中心气象台值班的船长顺畅地与海上掌舵的船长沟通。
这是中心气象台船舶气象导航能力提升的一个佐证。2017年,中心气象台联合华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从国家安全出发,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重新恢复了导航业务,并进行了导航业务系统的现代化改造工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