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节点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到2022年,形成3个一级节点、20个二级节点、N个三级节点。到2025年,形成5个一级节点、30个二级节点,继续扩大三级节点数目,实现即产即冷。
发展进出口冷链业务。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鼓励我市上风特色农产品出口。
冷链物流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25年,实现肉类、果蔬、粮油、红酒、海鲜、药品疫苗等商品冷链物流“全覆盖”,形玉成方位、立体化、精准高效的冷链物流监管体系。
冷链物流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22年,全市冷库库收留规模达到240万吨,集中屠宰的活禽活畜冷链运输占比达到60%。到2025年,全市冷库库收留规模达到280万吨,集中屠宰的活禽活畜冷链运输占比达到70%。
规范基础设施建设。一、二级节点以现有存量设施设备升级改造为主、投资新建为辅。
重庆市冷链物流追溯系统采用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对活禽屠宰加工、冷链配送、市场交易全程进行监控,确保冷链物流过程“不中断链、可追溯”。
解码重庆冷链物流发展“新密码” 5年后满足人均日消费1千克冷链商品需要
(为保障食品安全,今年重庆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活禽交易推行集中屠宰加强冷链供给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规范活禽交易和宰杀。长久以来,市民习惯的“现杀现买”被禁止后,“冷鲜禽”逐渐进进人们的视野。
5年后满足城乡居民人均
日消费1千克冷链商品需求
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先容,冷鲜禽是对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屠宰加工后的禽类,在1小时内迅速冷却降为0℃~4℃,进行排酸处理,并在后续的物流和销售环节中始终保持在0℃~4℃的冷却状态。冷鲜禽通常包括鸡和鸭。
据先容,排酸处理是现代肉品卫生学及营养学所提倡的一种肉品后成熟工艺。经过排酸处理的禽类更安全卫生、更营养、口感更好。
提升冷链物流运输服务
做大本地冷链商品市场。加强农产品冷链生产和消费宣传,进步市民对冷链食品的熟悉,改变消费理念和生活习惯,从需求端倒逼全市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建设目标:
培育冷链物流企业。鼓励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类资本和生产、流通、平台等各类企业参与各级冷链物流节点建设。
明确节点功能分工。一级节点:主要负责大规模冷冻冷躲、战略储备、国际国内集散分拨、批发交易。二级节点:主要负责区域储备、批发、包装、零售。三级节点:主要负责产地采摘和禽畜屠宰后的预冷、包装、转运,城镇社区零售期间的保鲜。
重庆如何统筹推进全市城乡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促进全市冷链物流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创造高品质生活?昨日,记者来到市政府口岸物流办,探寻关于重庆冷链物流发展的“新密码”。
分级建设冷链物流节点
发展冷链装备制造业。鼓励制造企业研发、制造冷躲运输车、保鲜车、保温车等运输设备以及预冷设备。
实行节点挂牌治理。按照功能用途和规模能力,对冷链物流节点实行挂牌治理,成熟一个挂牌一个。
大力发展冷链产业
卖场的冷鲜禽,都佩有一个唯一的“身份证”二维码。市民扫一扫二维码便可进进“重庆市冷链物流追溯系统”,了解整个冷链过程,以及商品详情、养殖场、屠宰场等信息。确保市民买得明白,买得放心。
未来,市民如何买到安全的放心肉?12月9日,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发布消息,为了让市民买到安全放心的冷鲜禽,市人民政府口岸物流办指导重庆聪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了“重庆市冷链物流追溯系统”,接下来,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空运报价 海运价格,从江北部分试点开始,市民可通过该平台追溯“冷鲜禽”全流程。
根据《重庆市城乡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方案(2020—2025年)》,到2020年底,重庆将初步形成体系完备的运作模式,在具体应用场景下不中断优化完善并快速推广。到2025年底,建成布局公道、功能完善、设施先进、标准健全、衔接有序、绿色低碳的城乡冷链物流体系,满足城乡居民人均日消费1千克冷链商品需要。
优化节点空间布局。一级节点:布局在“一区两群”、成渝交界区域等具备良好交通条件的场所。二级节点:布局在中心城区、其他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中心区域的综合物流园区、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大型商超内。三级节点:布局在产地、屠宰地、城镇社区零售网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