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高层有电梯,我觉得能把快递放在一楼进户门这里,是比较合适的配送间隔。”采访中,不少居民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们表示,现在很多新建小区一楼的公共空间都比较大,“小区在这里给居民安装了小号的信箱,但这年头还有几个人写信?就是偶然有人订个牛奶会放在里面,除此之外基本处于闲置状态,白占地方。假如将它们改造成小型的快递柜,既能满足大家的日常需求,也能有效利用空间,我觉得是很好的选择。”
踏查:快递“末端”不中断增加
“快递员辛劳,要送的件儿多,这件事我们也能理解,但我们选择网购,就是由于可能拿不动这个东西,就需要你送上门,这也是我们付费的,送不到我肯定是要投诉。”很多市民都碰到过这样的事儿,一边生气,一边也在思考解决的方法。
在日前有媒体进行了相关调查,一项数据显示,高达48%的用户每个月收11个以上的快递,还有45%的用户,均匀每月要收3-10个快递;每月收快递数目少于3个的,仅占比7%。从数据中不丢脸出,一周至少收一次快递,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常态。
市民心声:快递代收点离家还是太远了
“作为代收点,我们也专门请了员工给居民送比较重的快递包裹”,在市内一家菜鸟驿站,工作职员并表示,“但是碰到‘双11’‘双12’就不行了,快递太多了,取件的顾客也多,实在忙不过来,只能说,假如顾客真的有困难,或者买的东西确实太大了,我们会利用晚上8点、9点以后,取件顾客少的时候,往送一次。”
中国吉林网从国家邮政局相关统计数据中发现,今年1-11月,全国预计完成快递业务量742亿件,近3个月更是实现从500亿件到600亿件、再到700亿件的连续跃升。
在今年召开的2020中国快递“最后一公里”峰会上,相关人士表示,在疫情催生的“无接触投递”模式引领下,末端能力建设有效加强,三亚物流 ,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建设快速推进,空运报价 海运价格,全国累计布放智能快件箱42.3万组,建成快递末端公共服务站10.9万个。上门投递、智能快件箱投递和公共服务站投递等互为补充的末端投递服务新格式不中断完善。
在采访中,中国吉林网发现,由于购买的商品太重,快递员没有送货上门而发生的投诉事件不在少数,有市民甚至由于快递员没有与自己沟通,就将比较沉的邮件放在了快递点,一气之下直接申请了退货。
思考:最后“500米”题目如何解决?
在采访中,很多快递员表示,顾客在淘宝购物,会显示商品将送到四周的诸如菜鸟驿站之类的快递点,这个时候,他们一般会直接将邮件送到快递点,由快递点给顾客发送收货二维码,这样明显进步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但确实会有客户由于自己没与他们提前联系,而发生投诉题目,“但不是特别多,只能说是偶然的。”
“我家和物业正好在小区的斜对角,家里就我一个人,这3箱纸我是连拖带拽,20多分钟,都要累哭了才弄回家,回来上网一查,也难怪这么沉,这些东西加起来毛重18公斤呢,这把我累的,颈椎病直接就犯了。”赵女士说,小区各个进口都有快递柜,外围也有代收点,物业也会代收一部分快递,但每一个地方离家都有一段间隔,平时买点零零碎碎的小东西还不觉得,可一旦为了活动凑单,买的东西多点、沉点,这几百米的间隔就显得非常“远远”了。
刚刚过往的11月,受电商促销方式改变影响,11月1日至3日,快递业务量近13亿件,同比增长141%;短暂回落后,11月11日迎来峰值6.75亿件。
最近,长春市民赵女士犹豫再三,还是把洗衣液、大米等商品从购物车移动到了收躲夹,“不是日常生活不需要,也不是价格不够优惠,而是真心有点拿不动。”
“还是有很多购物计划的,主要是觉得年底商家冲销量促销力度会比较大,但是由于收件的题目,现在有点犹豫。”采访中,不少长春市民却表示,购物一时爽,但要把自己买的各种商品从代收点或快递柜搬回家,实在是一件考验体能的大事情。
现状:一周收一次快递已成很多居民的生活常态
在连日的实地踏查中,中国吉林网留意到,长春市目前各个居民小区大多布局有1-2组智能快件箱,也有专门或兼职的快递代收点。智能快件箱一般都会安置在小区大门四周,代收点则普遍布局在小区外围。
赵女士表示,自己“双11”的时候买了3箱卷纸,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原本希看快递员能直接送货上门,结果快递到的时候正好是工作日,沟通再三,快递员将这3箱纸放在了赵女士小区的物业。
转眼间,一年一度的“双12”购物节已近在眼前,作为电商平台每年年底的重要促销节点,进进12月,各大电商平台也是纷纷提早动手,宣传各自的优惠活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