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委两新工委成立以来,着眼于构建上下贯通、协调有力的治理体制,理顺体制机制,建立制度体系。建立两新工委领导体制。研究提出24家市委两新工委委员单位,明确委员单位工作职责,构建市委同一领导、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机关工委、民政、市场监管、工商联等4家兼职副书记所在单位密切配合,20家委员单位各司其职的“1+4+20”领导体制。健全两新党建运行机制。今年4月,首次召开全市两新党建工作暨市委两新工委(扩大)会议,建立两新党建议事决策、沟通协调、直接联系、批复备案、目标治理、督办落实、考核评议机制,形成市委两新工委统筹协调、委员单位各司其职、市区联动协同的工作格式。完善两新党建制度体系。起草出台系列制度文件,海运报价 国际快递,推动形成配套完备、务实管用的两新党建制度体系。
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市委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持续推动两新组织及战线系统党建工作。2017年,突出夯基固本;2018年,突出明责担责;2019年,突出条抓块统;2020年以来,突出整体推进,以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落脚点,紧扣打赢疫后重振经济发展战、优化营商环境、构建“965”现代产业体系等中心工作,全面理顺两新组织党建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两新组织和战线系统党建工作由要素建设向功能建设提升、由单兵推进向系统建设提升、由补齐短板向全面过硬提升,党的政治上风、组织上风、密切联系群众上风,有效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上风、治理上风。
紧扣治理链条
6月25日,武汉举行“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武汉律师行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活动。
建立健全两新党建领导体制运行机制
突出赋能融合
近年来,武汉市委高度重视两新组织及战线系统党建工作,深进实施“红色引擎工程”。
6月24日,武汉举行“党建领航、数创未来”数字经济党建同盟启动仪式暨数字经济党建圆桌访谈活动。
开展集中攻坚
精准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
创新提出“抓行业就要抓党建、抓党建就是促行业”的理念,紧扣治理链条压实行业党建责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将党的声音、党的工作沿着“行业治理部分——行业党组织——基层党组织”的链条传到“神经末梢”。2018年,中组部召开全国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座谈会,武汉市有关做法被中组部向全国推介。聚力全面规范,建立责任体系。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全市行业系统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的实施意见》,细化20项责任内收留,构建市委同一领导、组织部分牵头抓总、行业主管部分党组(党委、工委)直接领导指导的行业基层党建工作领导体制。聚力系统集成,健全工作体系。相继成立互联网、律师、会计师、税务师、非公立医疗机构、物业、社会组织、法学研究、商会、物流、快递等12个市级行业党委和70个区级行业党委,构建系统集成、科学有效的行业党建工作格式。聚力落细落实,完善运行机制。全面推行党建重点项目清单、党委书记公然承诺、党建任务指导书“一单一诺一书”机制。围绕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作出公然承诺,压实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面向行业基层单位制发党建任务指导书并结合业务跟踪指导,铁路运输 上海空运,把各项任务一贯到底。聚力服务中心,创新活动载体。聚焦夺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开展“党建引领 稳企赋能”专项行动,赋能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重振。开展各类服务活动500余场,助推纾困惠企政策直达基层,组织“云讲堂”直播活动5场,人民日报等中心主流媒体先后聚焦报道。
推进集聚区党建共建共享融合发展
坚持把推进“两个覆盖”作为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持续攻坚,连续4年组织开展“百日攻坚”“百日巩固”“百日提升”“百日提升回头看”系列行动,努力把党的组织和工作嵌进到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经络上。深进开展摸底排查。协调市场监管和民政部分提供注册登记数、发改和经信部分提供规上企业数,压实街道社区属地责任,组织专门气力进行地毯式排查,逐一甄别并剔除“空壳”“僵尸”“影子”等两新组织,按照“七个清楚”标准,分层分类建立党建基础信息库。多措并举扩大覆盖。明确单独组建、区域联建、楼宇联建、产业联建、行业共建、龙头带建、派驻帮建、挂靠组建等组建方式,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95%”纳进市级绩效指标。纳进党建基数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均达到80%以上,较2016年提升50个百分点。明确标准提升规范。遴选10个重点行业、74个党支部开展试点,形玉成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支部建设标准和10个行业细分标准,全面提升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培育龙头示范带动。引导企业党组织在转型升级、技术攻坚等方面发挥作用,推动党员在生产经营和项目一线勇当先锋。卓尔控股党委、高德红外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众邦银行党委、新十团体党委、长江存储党委、长江电气党委、东峻实业党委等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斗鱼鱼乐党委、得伟君尚党委获全省党建工作示范单位。
强化顶层设计
构建行业党建工作“四梁八柱”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