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是首个突破万亿美元大关的一个行业 -蒙特利尔海运

 海运新闻     |      2022-02-18 17:12

分析人士指出,近两日散货船指数大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国倡导就地过年,不少企业提前开工,产业原料需求增加;二是煤炭需求上升,行业重新启动,干散货开始抢舱。
继1月先后出台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后,国务院在春节复工时点又发布关于同意在鄂尔多斯等27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为做好有关政策落实安排,各部委也在积极行动。商务部在虎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将推出六大支持服务贸易发展举措。国家发改委明确,下一步开展外贸工作将突出“稳”字,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海关总署表示,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助企纾困、恢复发展,更大激发外贸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的内生动力。
央地协同政策接连推出

正如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所言,今年我国外贸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供需两端均要承受巨大压力,很可能要过一个“大坎儿”。“受基数高、需求收缩等不利因素影响,稳外贸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副主任刘建颖说。
青岛外贸企业负责人王建业以为,稳定市场的关键还是靠技术创新。“我们研发了液体黄金新材料,做出的轮胎更安全,有了更强的议价能力,海外订单一季度增长了40%以上。”

浙江长兴外贸企业负责人马贤妹表示,现在提出稳外贸不是让企业停滞不前,而是让企业更加注重质量,来应对接下来不稳定的市场。“我们正做技改,开发了好几款新产品。”


外部需求保持相对较好也反映在制造业PMI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上。1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4%,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高于2021年下半年均值。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指出,进进2022年以来,欧美主要国家经济复苏势头延续,带动对我国产品需求稳定回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室副主任杨光普说,从企业接收的订单情况来看,三个月以内的这种短单的比例实在在下降,超过一半以上的企业都表示,他们手里长单的比例超过70%,这就意味着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企业不用担心由于没有订单而停止生产。所以这对我们来讲,我们国家的外需整体是不错的,外贸形势基本是稳定的。

专家分析全年如何“稳”

 

外贸企业“起步就提速”
而深圳盐田港春节以来格外繁忙,据深圳海关统计,春节以来(1月31日—2月9日),盐田港吞吐量达44.9万标箱,经此进出口的货物达53.95万吨,货值138.63亿元人民币。

“我们建立了重点外贸企业的服务机制,通过点对点服务进行精准支持。”青岛西海岸商务局外贸科长李丽娜说。

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项最新的调研显示,在今年接下来的时间,国内外贸企业从产能利用率、用工、资金周转和订单交付等各方面来看都将保持稳定增长。


来源:央视新闻、证券日报、经济日报、中国证券报等

浙江德清外贸企业负责人严明亮说,原材料大幅波动,价格天天在变,他们正在跟外国客户沟通,把大的单子拆成小单,长期的单子变成短单,再来稳价格。
在所有行业中,包括家电、鞋帽、箱包和家具等在内的轻工行业占据了我国整个出口的近三成,是外贸第一大行业。在轻产业协会,负责人拿着一份最新数据告诉记者,节后的开局为全年的稳增长奠定了一个好基础。

综合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以及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等来看,我国外贸开局良好


1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继续保持向好态势,综合指数小幅走高。1月,国际物流,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均匀值为3510.83点,较上月均匀上涨7.5%。
中国轻工联合会秘书长郭永新说:“从往年11——12月份的全国出口重点商品表现来看,是一个逐月上升的良好态势。我们判定今年轻产业的出口将突破10000亿美元的大关,是首个突破万亿美元大关的一个行业。”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今年开年顺利实现了外贸“稳”。统观全年,我国主要外贸行业的产业生产、订单和需求情况怎么样,今年总体的发展趋势如何,来看专家的分析。
商务部日前明确今年为“外贸巩固提升年”。为促进外贸提质升级,专家预计,在推进外贸创新发展、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等方面,有关部分将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外贸带来利好,协定实施首月,与进出口贸易强相关的港口设备正面吊和堆高机均取得 不错的成绩。无论是正面吊,还是堆高机,增量均体现在内陆省份。其中,正面吊工作量实现同比增长的省份,有湖北(14.9%)、河南(5.9%)、黑龙江(1.8%);堆高机有重庆(56%)、湖北(13.7%)。
先行指标报喜

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反复阻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全球货物贸易增速可能将放缓。世贸组织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将由往年的10.8%放缓至4.7%。复苏不均衡导致全球系统性风险上升,部分国家刺激政策过快退出,可能引发需求萎缩、价格波动,进而影响我国相关行业出口。另一方面,在加速重构背景下,全球供给链紊乱和瓶颈效应短期内难以彻底消除。我国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综合本钱上升,经营风险和压力有所加大。


实在为了“稳外贸”面对各种不确定和突发的困难,企业和政府真是各有各的招儿。所谓“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



福建新大陆是一家从事支付终端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受疫情影响,公司在开工时碰到一些困难,尤其是海外拓展的新业务遭遇困境。今年1月份,新大陆已经出口了3500多万美元货值的订单,是往年同期的三倍。节后还没开工,订单就源源不中断。这两天,公司天天要处理的海外订单超过一百多个,而政府在春节前部署的一系列措施为新大陆这样的外贸企业及时解决了困难。
多地出台相关政策条例,进一步加大稳外贸力度。福建推出2022年第一季度稳外贸若干措施,力求保持政策稳定性,根据新形势,增加跨境物流供给、缓解海运难等方面内收留。浙江出台关于金融助力外贸稳增长若干意见,加大外贸融资服务,深进开展纾困减负行动,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海南发布相关实施方案,从持续推进通关便利化、清理规范口岸收费等方面进一步推动稳外贸。此外,山东将实施外贸固稳提质行动。广东提出2022年进一步深化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等。

1月外贸进出口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与央地接连出台政策护航分不开。

在应对眼前困难确保外贸“开门稳”的同时,政策还需着眼长远,推动我国外贸提质升级,培育国际市场竞争力。
在广州港,整个码头集装箱装卸井然有序,到处一派繁忙景象。从码头的“船舶昼夜计划表和泊位分配图”来看,未来一周将有80余艘次内外贸船舶到港作业,船舶计划排到了2月底。工作职员表示,从目前船期和作业箱量走势来看,可以预见一季度的港口生产形势一路向好,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吞吐量值得期待。实在,在今年的1月份,广州港累计完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8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33%,外贸作业稳稳地开了个好头。从广州港的繁忙来看,集装箱吞吐量再创新高,实现了虎年的火热开局。

上周,受船舶需求强劲支撑,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累涨近39%,录得2021年6月以来最大单周涨幅。2月11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上涨37点,至1977点,为1月12日以来最高位。


是首个突破万亿美元大关的一个行业
-蒙特利尔海运

踏平坎坷成大道,风雨兼程再出发。在国际市场上历经风雨的我国外贸企业,竞争力已今非昔比,这将为稳外贸打下坚实基础,为外贸提质升级提供强大动力。
在推进外贸创新发展方面,专家预计,有关部分将着力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打造一批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培育增强外贸竞争新上风。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教授竺彩华建议,利用数字贸易发展机会,深挖贸易数字化潜力,大力发展数字营销、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利用大数据加强客户信用治理,降低客户恶意违约风险。
还需促外贸提质升级

在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市场方面,专家建议,进一步提升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抓好外贸领域信贷投放,增强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进步全球贸易合作水平。


在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方面,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以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有看进一步扩围,支持加工贸易创新发展。将培育好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平台和载体,持续推进物流畅通、结算畅通,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开年以来,我国外贸企业开足马力,加紧生产,加速出口通关。先行指标及高频数据显示,今年外贸开局良好



在这样的预期下,今年初稳外贸政策举措密集推出,靠前发力。


离别往年的外贸“丰收年”,业内人士清醒地熟悉到,今年我国外贸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将面临更大挑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