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我国外贸进出口现回热迹象。4月14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

 物流新闻     |      2020-04-28 16:05
3月,我国外贸进出口现回热迹象。4月14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通报了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6.57万亿元,同比降6.4%,较前两月降幅收窄3.2个百分点。
 
 
据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透露,进进3月,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内需刺激当月进口由负转正;积存出口订单陆续交付,出口降幅也同步收窄。今年一季度,英国“脱欧”叠加欧美疫情影响,东盟超越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短期仍要提防因疫情带来的外需收缩,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稳外贸”政策发力,我国外贸进出口将逐步回热。
 
 
3月数据现转机
 
 
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速总体尚未回正,同比分别下降0.7%和11.4%。但梳理前两月数据发现,3月当月,进出口降幅有所回热。其中,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内需推动进口表现较好,以2.4%的同比增速暂时回正。
 
 
受疫情刺激,在进口货物中,铁矿砂、原油、煤等大宗商品和肉类等重点民生消费品较快增长。同时,进口医药材及药品增长14.8%。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以为,目前我国进口总额为内需主导。受疫情影响,全球供给对未来我国进口增速仍有约束。在预期全球供给链短期收紧的情况下,部分企业或将增加短期进口规模。
 
 
3月当月,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出口总额达1.29万亿元,下降3.5%,这主要源于作为主要出口商品的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较大。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95万亿元,下降11.5%,占出口总值的58.5%。同期,纺织服装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5969.8亿元,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下降15.3%,占17.9%。
 
 
“机电产品由于产业链条长,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此,要以产业链的思维来推动机电产品出口发展,注重上下游协同复工复产;而对于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而言,当务之急是要做好员工防护,避免职员聚集发生疫情传播的风险。”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未来还需继续推动中国出口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而提升出口竞争力。
 
 
与东盟贸易增长6.1%
 
 
受疫情干扰,我国对欧美等主要经济体进出口出现跳水。李魁文表示,今年1月31日英国正式脱离欧盟,对我国与欧盟的贸易总量形成影响。同期,尽管降幅较前两月收窄1.3个百分点,中美贸易总额在我国全球各大贸易伙伴中降幅仍最大。其中,我国对美进出口总额以1914.6亿元和4765.5亿元分别同比降1.3%和23.6%。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治理学院讲师刘建丰预计,到二季度,中国对美出口同比降幅较目前出现缓和;依今年1月达成的中美贸易协议,中国自美进口,特别是农副产品的进口也会加大。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期间,东盟以15.1%的总额占比和1154.1亿元的上风,取代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与东盟进出口总值达9913.4亿元,同比增长6.1%。
 
 
集成电路、能源等贸易成为拉动我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驱动力。例如,今年一季度,我国与东盟集成电路进出口大幅增长,拉动与东盟外贸整体增长3.3个百分点。
 
 
在一季度我国对东盟进出口贸易中,对越南、马来西亚进出口发挥了“龙头”作用,拉动我国对东盟外贸整体增长5.6个百分点。李魁文指出,此次东盟成为我国外贸第一大贸易伙伴,很大程度得益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的全面生效。
 
 
2019年10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对所有协定成员全面生效,在原产地规则、贸易通关规定、服务贸易、投资领域等方面均降低门槛,促进了农产品贸易发展。
 
 
稳外贸政策升级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贸易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国外贸发展质量依旧有所进步。”李魁文指出。例如,加工贸易下滑较快,但一般贸易优于整体;外贸进出口总值有所下降,但新兴业态较快增长;对欧盟、美国等进出口下降,但对东盟保持增长;东部地区进出口下降,但中西部地区表现相对较好。
 
 
“短期内仍要防范外需变化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庞超然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世界贸易组织猜测,今年全球贸易会下滑13%-32%。随外需减少,我国外贸企业订单相应减少,进而对短期内产品出口造成不利影响。建议继续加大对外贸企业支持、引导企业服务国内市场等方式,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保护企业生产制造能力。
 
 
在过往的半个月间,国常会曾3次提及稳外贸相关举措。例如,4月7日国常会推出增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支持加工贸易等系列举措,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3月24日国常会提出,针对外需订单萎缩态势,支持企业网上洽商、网上办展,主动抓订单、促合作等。
 
 
“随着我国产业竞争力不中断增强,我国产品技术复杂度逐步提升,外贸竞争上风也将从本钱上风向技术上风方向转变。”庞超然表示,“我们要看到随着疫情蔓延得到控制,各国经济秩序逐步恢复,后期产品需求将快速增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