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淮安市港口物流团体:奋力打造全国内河航运新标杆 -国际快递

 海运新闻     |      2023-01-20 10:38

淮安市港口物流团体奋力打造全国内河航运新标杆

2023年01月19日 09时 新华日报

以海铁联运外贸集装箱班列为突破口,淮安港口物流团体积极培育市场,拓展业务,全力推动外贸班列项目。开发“淮安新港—宁波北仑二期码头”外贸发送、“淮安新港—上海芦潮港”外贸发送,“连云港港—淮安新港”海铁联运到达线路,实现海铁班列一周三班运行。主动融进“构建国内大循环”新发展格式,开通“淮安—武汉”集装箱快航、淮安—盐城(大丰)、淮安—淮滨、淮安—嘉兴等水运集装箱航线。通过“散改集”“公转水”业务的创新拓展,进一步畅通中原地区与沿江沿海地区的物流通道,大大降低了属地企业的物流本钱。
目前,淮安港扩建提升工程铁水联运提升项目正在谋划,加快完善进港铁路专用线、铁路货运场站等基础设施,推动运输方式间的无缝衔接,为淮安及周边企业提供海铁联运、公铁水联运、国际多式联运等中转联运服务,打造南下北上的公铁水联运中心。

交通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肩负建设“区域集装箱运输综合关键、多式联运示范中心、现代综合物流体系”历史重任的淮安市港口物流团体,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淮安市委市政府和淮安市交通团体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守主责主业,凝心聚力,踔厉奋发,打造全国内河航运新标杆和港口标杆企业的战略目标加速推进。截至2022年12月24日,淮安市港口物流团体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万标箱。这是淮安港自2009年开港以来创下的最高纪录,将多年保持的全省内河集装箱吞吐量第一的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为淮安实现“江河经济”向“海河经济”的历史性跨越、打造“绿色高地、关键新城”注进了强劲动力。

淮安市港口物流团体:奋力打造全国内河航运新标杆
-国际快递

2022年9月2日,淮安市政府与上港团体、江苏省港口团体三方正式签约合资协议,成立上港(淮安)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助力淮安港更好放大内河航运关键上风,加快向“通江达海、江海河联运”拓展和跃升;9月29日,淮安港三期工程正式开工,作为2022年江苏省重大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5.87亿元,包括自动化码头、铁水联运、现代物流服务配套3个项目,预计2025年底建成,建成后将新布置16个2000吨级泊位,新设1个铁水联运泊位,新开通10余条航线,淮安港集装箱吞吐能力可达百万标箱;同时,作为淮安市“十四五”时期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淮安港危化品码头工程先导段于往年12月29日正式开工,国际物流,该项目总投资8.32亿元,项目建成后,必将进一步完善淮安港集疏运功能,打响“运河之都”城市品牌,为淮安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挥作为京津冀—长三角主轴节点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关键城市作用注进新的内涵、提供重要支撑。



2017年12月28日,淮安港二期集装箱专用码头投产,自此淮安港发展开启了新的历史阶段,年产能从开港时的数千标箱到超40万标箱,其间被交通运输部正式确立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
立足新形势,直面新要求。淮安港口物流团体努力用更开阔的视野、更开放的格式,与头部企业双向联动,推动高铁快运基地、聪明港口、第四方物流平台、跨境电商、中欧班列等项目建设,空运报价 海运价格,进步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与此同时,主动造访全国各大港口、船公司,增开集装箱航线和海铁联运班列,成立港口修箱公司,联合武汉航交所发布内河集装箱运输市场景气指数,打造自备箱和内河集装箱船舶,携手铁路、海关、口岸办、船公司等持续深耕全程物流服务,加快由目的港向关键港、物流港向贸易港转型,加快与城市和腹地经济相融合。
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淮安自古便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称,历史上曾是漕运的“中枢”。如今,承接着大运河文化带和淮河生态经济带两个国家战略的重要交通支点,淮安市港口物流团体抢抓“一区两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战略机遇,积极发挥“黄金水道”水运上风,全力打造内河集装箱物流集散关键。
 

节能减排,绿色生产,大力开展港区环境整治,顶格推进环境深度治理,获评2022年度江苏省“三星级绿色港口”。一期散杂货码头率先建成运河首家干散货封闭式料仓并投进使用,完成岸电、船舶污水处理系统能力提升工程,一期、二期码头全面推广光伏发电,有效进步码头作业区绿色电力利用率,减少码头作业过程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彻底实现港区“旧貌换新颜”。
作为江苏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淮安港邻江近海,区位条件独特。立足自身上风,淮安港口物流团体主动融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服务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实现以淮安港为中心的航线网络化布局,全力打造多式联运物流本钱的“洼地”,加快建设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
来源:新华日报



“十四五”期间,围绕打造全国内河航运中心,淮安港将按照市交通团体发展规划,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支持下,锚定港产城融合发展的目标,推动港口板块由小变大、从散到合、由弱变强。开展面向临港产业的一体化供给链物流服务,形成物流带动商流、商流反哺物流的良性临港产业供给链服务循环体系,打造具有淮安特色、综合服务能力较强的临港产业供给链基地,推动港口板块业务实现由传统的中转服务型向港产城融合联动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型。



绿色潜力、聪明底色,是淮安港建成现代综合物流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着眼未来,淮安港口物流团体未雨绸缪,提前布局,与华为、南京大学、中国移动等合资合作,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大力推进数字供给链治理、聪明物流仓储、聪明船舶、自动化堆场等重点项目,已建成两座5G基站,实现5G内网信号全覆盖,基于5G网络建设的5G+AI安全可视化系统上线运行。

往年以来,淮安港口物流团体围绕重点项目攻坚,持续招大引强,推动转型升级。

聚力成势,港产城融合发展蹄疾步稳




坚持引进与合作并举,淮安港实现多点突破,已整合市场主流代理企业10余家,合作客户企业近百家。不中断拓展内外贸运输通道,与中远海运组建合资公司,利用央企平台,开辟新的物流通道拓展外贸业务;与上海港等沿海沿江港口合作,提供一站式服务,巩固加深和生产企业的合作基础;与省铁团体谋划淮安港三期铁水联运项目,实现铁路与港口的无缝衔接,为淮安及周边企业全力打造高效快捷的物流平台及运输通道,累计为企业节约综合本钱近2亿元。
建设临港产业供给链基地,打造现代综合物流体系,是淮安港口物流团体当下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愿景。
开拓创新,运输结构调整提质增效


招大引强,推动内河港口通江达海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站上新出发点,开启新征程,淮安港正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守正创新,勇毅前行,顽强拼搏,积厚成势,全力打造临港贸易、供给链金融服务、现代城市聪明物流、现代化综合服务“四大中心”,全面建成运营质量高、治理质量高、发展质量高的港口体系,朝着建设成为全国内河航运新标杆目标砥砺奋进,努力用“港口气力”贡献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给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前不久,淮安港海关监管中心正式启用,创新实现了“家门口即是出海口”的内河先例。为促进港口外贸集装箱业务高质量发展,淮安港口物流团体在加强与海关联动合作的同时,进一步与上港团体联手推出“ICT”“外贸陆改水”“水水中转CCA”等新业务模式,有效拓宽外贸通道。今年以来,直面外贸出口、物流运输业务严重受挫等挑战,全年外贸集装箱取得重大突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