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外委会、涉外委主任俞卫锋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外委会、涉外委主任俞卫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世界律师大会第二份论坛,我们论坛的主题是“科技发展与法律服务”。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法律界都在问同一个问题,法律科技到底能走多远?法律机器人能否替代律师?同时,业界同行都在思考如何通过法律科技提高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本次论坛,我们邀请到来自5个国家以及来自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十二位嘉宾分享他们的观点。演讲嘉宾来自执业律师、司法机构、律协领导以及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十二位嘉宾将依次演讲,阐述他们的观点与行业洞见,之后我们预留一小段时间用于问答环节。下面有请新加坡律师协会会长Gregory Vijayendran为大家演讲,作为新加坡律协会长,Gregory倡导并带领新加坡律师迈向信息化技术化时代,今天他的题目是“如何利用技术促进律师业的发展-新加坡实践”,大家欢迎!
新加坡律师协会会长Gregory Vijayendran
新加坡律师协会会长Gregory Vijayendran:
各位下午好!我相信我们仍然在消耗我们的午餐,往往在午餐之后做演讲难度比较大,但是我还是想尝试在10分钟之内介绍一下我们所做的工作。其实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大家都会很感兴趣,在这下午,我们会分享关于科技的影响,我自己要讲的内容是科技的发展,以及科技发展对法律服务的影响。我想从四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1、目前法律行业对技术手段的使用;2、法律科技带来的好处;3、法律科技带来的挑战;4、我们新加坡律师公会的例子,我们做了哪些事情来推动对技术的采纳,推动法律专业人士采用法律技术,我讲最后一个内容是希望提供我们的经验,抛砖引玉,也希望其他在座律师协会能够有所借鉴,可以把新加坡的经验加以借鉴,加以利用,加以改造。
首先我们来讲一下法律科技的应用。在法律行业,科技手段的使用,这里有一个调研,对于法律行业使用科技的范围和程度进行了解,首先是文本分析和合同审核,从这里可以看出Luminance已经用于电子文本的分析,而且有英国的律师和专家对这个软件进行建模、培训,让这个软件对文本内容加以采集,利用机器学习的方式,通过网上的界面能够把文本中的关键要素加以提炼,尤其是着重风险分析,把传统法律分析和新型法律分析加以结合,不仅看文本本身,还会看语言、情境,看分析结果是否得当、及时。
我们也看到像Ringtail这样的技术使用,使用人工智能开发可视化的文本分析,也就是说以非常先进的手段进行内容分析,用人工智能手段,我们知道越用越聪明,你给它提供越多输入文本,它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他们能够给你提供相应的有相关性文本和内容,从而让你能更好的进行检索。我们还有起草法律文书或者汇总法律文书的工具,在新加坡有一些具有创业意识的律师,他们开发出了文本组合的工具,我觉得这种工具真的是把人的能力和机器能力最好的结合在一起,能够更好的对公司的法务提供支持。比如说你要去申请一个思考,你可以通过这样的文本组合,用用户友好形式进行问题互动,可以用自助的方式把与你要做的内容,相关所有的东西进行粘贴复制,组合在一起,交给律师审核一下,觉得这个做出来的结果是前后一致的,是符合要求的就做完了,这是非常也意义的模型,效果非常好,而且非常成熟,哪怕是很多的高端法务工作也都能够利用这个来做,很多公司为此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减少大量的人力消耗。
一个很有争议的应用工具,具有预测性的,对判决结果进行预测的工具,这也是人工智能的应用,而且基于大数据,数据之庞大,人是没办法准确理解但是在新加坡我们有这样一个初创企业,它能够对离婚案件中的财产分割结果进行预测,以及用这个预测的分配结果对离婚案件提供依据。还有其他类型的案子,比如人身伤害、合同纠纷等等也都可以利用这个工具对结果进行预测。但是我们知道这种预测性分析手段还是有争议性的,在用的时候需要谨慎,需要有自己的分析,因为70%的原告在同样类型的案件中获胜,并不意味着你以同样的案子去打官司,你作为原告就一定会获胜。所以这些数据的汇总,以智能方面进行分析,只是告诉你一个趋势,你可以利用这个趋势指导自己案件的进行,但是不能把预测出来的结果,以及预测出来的趋势,就以为自己能够完全适用,否则就会陷入到预测分析手段的危险,这个危险,我想这里就不用多讲了,因为时间也不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