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空运查询谈述基于职业导向的《现代物流概论》教学

 新闻     |      2020-04-08 22:49

谈述基于职业导向的《现代物流概论》教学 导读:业课程的知识衔接需要。不同类型岗位群的介绍,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方向,使学生找到专业学习兴趣、设计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3)根据需要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策略   首先要创新教学模式,从单一学校教学主体转向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课程教学改革,发挥校外行业和 [摘 要]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课程则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本文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基础课程《现代物流概论》的教学目前状况,从职业导向方面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代物流概论;职业导向;教学改革
   []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1-0164-02
   1 前 言
   当前,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物流业的迅速崛起,企业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正面对着严峻的挑战。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面向市场、面向技术、面向应用,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高级技能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也是确立高职物流课程理念的依据。因此,探讨如何构建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水平、提高就业率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2 《现代物流概论》的教学目前状况
   现代物流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科学系统的业务领域,是一个综合应用多技术、多学科的综合性领域。物流管理也成为一门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管理学科,几乎所有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都开设了《现代物流概论》这门课程。《现代物流概论》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基础,主要介绍现代物流管理的一般理论,物流系统的基本内容以及物流作业过程中的基本活动等,在完成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中起着核心作用。其目的是使学生对物流管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升学生物流理论素养,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通过对我校《现代物流概论》课程的情况分析,结合对学生调研的实际情况,发现目前在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以下理由:
   ①我校《现代物流概论》开设在大一的第一学期,课时约60个学时,课程的教学内容繁多复杂,涉及面广,要完成教学任务具有较大的难度。②课程授课对象是新生,他们对专业缺乏有效的认知,入学后对专业学习迷茫。特别是对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论、物流系统的基本内容以及物流作业过程中的基本活动等知识,仅通过课堂教学难以理解和把握。③在对教学内容深度与广度的把握上,怎样既全面而深入地介绍物流管理的各个方面,又与后续专业课程《采购管理》、 《运输管理》、 《仓储配送管理》、 《供应链管理》等合理衔接,授课教师也存在困惑。④绝大多数学生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学习能力,不善于综合分析、解决实际理由。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当今,如何来引导和培养学生,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改革思路
   针对《现代物流概论》的教学目前状况和困惑,结合高职教育改革的就业导向,我们认为可以将职业导向作为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的切入点。
   3.1 高职就业指导目前状况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对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的责任和义务,职业教育的课程必须重视全程化职业指导,引导学生做好职业准备和职业规划,尤其有效指导学生自主职业生涯的发展,推动人的职业化。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学生入学后对专业学习迷茫、不适应的现象,调查显示,菏泽物流 ,申通e物流查询单号查询 ,超过半数的高职高专新生遇到了学习理由。学习理由中,比重最大的是 “缺乏学习动力”,其次为“对所学课程内容没有兴趣”。如何引导新生确立正确的目标,激发新生的学习热情,产生学习动力,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学校积极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配备学生辅导员、建立“导师制”、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等,但效果不佳。究其理由,目前开展的职业规划指导大多对于学生来说显得较为宏观,缺乏对学生所学专业内容的支撑,相关教师是从旁观者的视角切入,无法顾及对学生个体特征的把握,因而也就无法从个体特征与专业、爱好兴趣与职业、性格与职业等关系来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专业选择与自我定位。另外,对专业课程价值及专业课程与职业的关系、专业课程学习与职业资格的关系、专业知识与职业知识准备、专业知识拓展与职业群结构、专业知识拓展与未来职业转换、专业人才社会定位与目前状况等各方面都没有涉及。这样一来,学生无法形成对专业的感知与把握,仍不清楚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定位,也就无从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走向,未来职业胜任力更无从了解。一个目标不明确的学习,其效率高低可想而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学习与就业脱节,学生就业竞争力低下。
   3.2 基于职业导向的《现代物流概论》教学构想
   从我们的调研情况来看,学生对开设在第一学期的《现代物流概论》还是非常地关注,带着对专业的好奇和对未来职业的期许,希望借此了解所学的专业与今后职业的关系。专业基础课程对于职业活动导向的课程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联系职业教育和学科教育的桥梁,我们考虑将职业教育有机地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通过专业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目标的定位、专业能力的自我提升和可持续性发展。
   (1)利用专业基础课程《现代物流概论》在进行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帮助新生尽快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找到专业学习兴趣、设计好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
   (2)引导新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给自己准确定位、确立近期目标,进而接受客观环境,主动适应环境,缩短大学适应期,从而为整个大学时期的顺利学习和生活乃至基于职业导向的《现代物流概论》教学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提供,转载请保留****.以后的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引导学生的自我提升和可持续性发展,使学生具有继续学习物流管理知识及从事物流管理职业的兴趣。当职业方向确定了之后,也清楚了职业的基本要求,对照这一个基本要求,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求学,有针对性地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来适应理想的职业目标的要求。
   职业教育的课程是以职业活动过程、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职业资格获得为主要系统化方式组织起来的专业课程,并且具有指导学生自主职业生涯发展的特殊功能,我们把这种课程模式称为“职业导向”课程模式。
   3.3 基于职业导向的《现代物流概论》的具体实施
   (1)课程性质定位为“专业概论(物流管理)”
   专门为大一新生开设,了解专业特色、专业培养目标,为大学生涯规划提供帮助,为就业规划提供帮助,为职业规划提供帮助。
   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主要面向物流、生产制造、商品流通、内外贸易和工程建筑企业,培养具备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不同功能类型的物流企业和其他企业物流管理的业务流程,掌握相关基本操作技能,在物流管理、服务第一线,能从事物流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以就业为导向并非不考虑学生需求,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应当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目的。职业生涯发展不可能脱离具体的工作岗位,因此它是学生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结合点。要充分尊重学生基本学习权益,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方向,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主要内容
   物流管理专业就业方向与职业特色,物流管理能力素质培养与物流专业特色,物流学科特色与学习策略,物流管理专业学习内容。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观,突出培养学生从事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体现专业定向性,教学内容为学生将来进入职场提供某一工作岗位或岗位群所要求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情感结构等,即不仅要有高职教育共性目标要求,而且要有清晰的职业基本能力要求以及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
   在《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改革中,首先根据专业整体的知识体系来构建课程的知识体系,分为物流管理基本理论、物流作业(职能)管理与物流综合管理三大模块。然后,再根据需要,结合按生产物流、采购物流、仓储物流、配送物流、运输物流、包装与装卸搬运、国际物流,物流企业运营等物流业的主要岗位群和工作范围来划分学习模块。
   这样《现代物流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既能够保证整体知识体系的完整,又能与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与岗位联系在一起,还要充分考虑后续专业课程的知识衔接需要。不同类型岗位群的介绍,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方向,使学生找到专业学习兴趣、设计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3)根据需要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策略
   首先要创新教学模式,从单一学校教学主体转向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课程教学改革,发挥校外行业和企业专家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有效实施“双师资”(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双环境”(学校环

2 下一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