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在暂停近2个月之后,中通武汉转运中心恢复运行,图为中通员工正在分拣快递包裹。 程 云摄
近年来,中通快递积极响应国家邮政局、商务部“快递向西向下”服务拓展工程的号召,推进乡镇服务网点标准化建设,持续开拓“三农”寄递服务,致力于满足新时代广大农村对寄递服务的新需求。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遵义物流 ,快递、物流业的生产秩序加快恢复。中通快递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湖北省以外的经营已基本恢复,市场份额也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武汉转运中心自3月20日晚恢复运行以来,快件分拣量保持高速增长,目前单日业务量已增至110万件,整体产能已恢复至50%;武汉市内的网点复工率已超过90%。当前,武汉中通各网点的快递员还在陆续返岗中,派件量也将陆续恢复正常。
“快递企业既是疫情防控的生力军,也是恢复生产的先锋。”中通快递集团董事长赖梅松说,疫情期间,快递小哥不分昼夜地运送救援物资、保障民生需求、守护美好生活,传递了战疫必胜的信心。
这种“小蜜蜂”精神,在中通去年的成绩单中就已得到验证。
统计显示,2019年,中通快递集团累计业务量突破100亿件,成为中国及全球首家创造此纪录的快递企业。
“快递是商品与用户的纽带,也是生产与消费的桥梁。百亿件新起点意味着更重的责任、更多的担当、更高的追求。”赖梅松表示,未来,中通将努力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品质,帮助更多人创业就业,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同时,集团还将继续做好提质增效工作,帮助全社会降低物流成本,坚持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助力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
科技赋能
让快递越“跑”越快
国家邮政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快递业务量达630亿件,同比增长24%,折合人均45件快递包裹。其中,超过100亿件快递是由中通快递完成的。
运效,应该是更多消费者选择中通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个佐证是,去年“双11”期间,中通快递力压同行业企业,斩获了当日仓配一体行业“第一单”。
中通是如何赢得这场一年一度的“大考”的?
在位于云南省大理市的中通快递滇西转运中心,记者看到,智能化交叉带快递包裹分拣系统运转如飞。
“智能分拣系统每小时最多可处理2.4万件包裹,分拣准确率达99.99%,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快件转运时效。”中通快递滇西转运中心负责人廖体雄告诉记者,该中心业务覆盖大理、丽江、保山、临沧、怒江、迪庆等8州市,日均处理快递量超过20万件。
“随着智能分拣系统投入使用以及智能识别、计算机条形码、无线射频等技术的有效应用,我们的满负荷运载日均处理量有望达到60万件,在滇西地区的运送时效将提高0.5至1个工作日。”廖体雄说。
近年来,中通快递一直加强在科技领域的投入与建设。他们先后自主研发出中天、掌中通、神州、盘古、宝盒、快递管家等软件系统和数字化工具,为包裹的全链路数字化管理搭建了便捷的技术平台。
在此基础上,针对快递全链路的各个环节,中通科技还上线了众多科技产品,让包裹更安全、高效、绿色地送达用户手中。比如,他们投入了100万个带有RFID芯片的可循环帆布袋。据了解,RFID芯片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实时收集包裹中转、区域流向信息,实现包裹运输的全程追踪功能。这种帆布袋可重复使用,“生命周期”长达4个月至6个月。
助力扶贫
使更多农户增收
快递作为农业产业化链条上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农产品从田间运出的时效、农产品的新鲜程度及最终定价。
曾经只能在当地飘香的甘肃民勤蜜瓜,正是在中通快递的推动下,才成为水果市场上的网红产品。“往年没有快递和电商介入,瓜农只能通过外地客商将蜜瓜卖出,价格一般都很低。也有人尝试线下零售,但大多数卖不完,物流兔兔 ,一大半都会烂掉。”中通快递甘肃天水分公司负责人李成说。
2017年,中通利用自有电商平台以及全国数万家门店,形成线上线下、销售运输网络闭环,售出400多万斤蜜瓜,帮助瓜农增收近百万元。2018年,在中通快递的帮助下,首届民勤蜜瓜节成功举办,为民勤蜜瓜品牌化发展铺平了道路。2019年,民勤蜜瓜种植面积达10万亩,产量约20万吨,网上销售已占民勤蜜瓜销量的50%以上。
“快递+电商+农户”的销配一体模式,只是中通快递通过供应链物流和电商平台双向赋能,拓展农产品销路,帮助农户增收的一个缩影。
在中通快递决策层看来,“人无业不富”,就业扶贫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董珍艳的脱贫案例正是“就业扶贫”的最佳证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