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冷链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湘政办发〔2020〕13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关于促进冷链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0年4月7日
(此件主动公开)
关于促进冷链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补齐发展短板,促进全省冷链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引进培育龙头企业。重点瞄准从事冷链物流业务的“三类500强”和全国冷链物流企业20强,引进1—2家龙头企业落户湖南或在湖南设立区域总部,由省人民政府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在财政补助、用地保障等方面给予“一揽子”支持政策。支持省内冷链物流企业或有实力的机构,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打造2—3家技术先进、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化冷链物流企业集团;对注册地在湖南且首次获评或复核通过的国家五星级冷链物流企业,以及全国冷链物流业100强企业,由省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从事冷链业务的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纳入重点培育范围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市州、县市区可结合实际制定出台相应政策支持本地区从事冷链业务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对注册地在湖南且首次获评或复核通过的国家三星、四星级冷链物流企业,各地可分档给予奖励。(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供销社、省邮政管理局、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推动形成网络化布局。支持冷链龙头企业依托长沙国家物流枢纽,整合长株潭地区冷链存量资源,优化结构,提升智能化等高端冷库占比,建设共同配送中心,增强核心区域辐射带动能力;依托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新建或整合存量资源,布局建设冷链物流区域中心;在其他市州新建或依托大型农业批发市场改扩建冷链物流中转基地;合理布局冷链物流网络,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对冷链龙头企业依照冷链物流规划布局新建投资规模3亿元以上,改扩建投资规模1亿元以上的项目,建成后三年内当年新增税收省级部分的40%安排给所在地政府,用于支持冷链物流发展。鼓励有实力的冷链企业新建产地预冷设施,总投资达1000万元及以上的,省财政按不超过总投资额20%比例予以补助(最高补助额度300万元)。鼓励有条件的市州、县市区对新建产地预冷设施和在城市配送末端设立带冷藏功能的智能快件箱且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给予财政资金支持。(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税务局、省农业农村厅、省邮政管理局等,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着力提升标准化水平。对主导制定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省内冷链物流企业或行业协会,一次性给予不超过30万元和15万元补助。支持龙头企业或行业协会建立全省冷链标准托盘(1000mm×1200mm)、(400mm×600mm)包装模数系列尺寸的周转筐(箱)等“共享池”,通过租赁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使用效率。推广使用新能源冷链物流配送车辆,逐步淘汰非标棉被车、面包车等。对具备国家三星级及以上冷链物流企业和开展冷链业务的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其按规定参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学校食堂等食品供应采购。(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
四、支持构建信息化平台。开发建设冷链物流质量追溯和温控监管平台,选择部分重点城市和企业开展试点,对冷链生产、储存、运输、零售等各个环节进行监测、监管。对试点企业在冷库、冷藏车、冷柜等设施安装信息采集设备,购置订单、仓储、运输、零售等信息化系统给予一定补助。整合现有冷链物流信息平台,推动建立全省冷链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对进入公共服务平台的企业实行免费开放,符合条件的核发车辆通行证。省财政对平台建设予以适当补助。(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