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潍坊等地药品独家配送权不断落入山东海王之手,上百家企业不愿坐以待毙,山东省药品配送权之争由此引发。
王卓铭 张旭
5月10日是山东省各地市选择和确定药品配送企业的截止时间,拿不到配送权,就会彻底出局。
济南中信医药给记者提供的多个当地政府文件显示,山东海王银河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称山东海王)正攻城拔寨,不仅取得潍坊市药品独家配送权,还顺利拿下枣庄、威海、聊城等市的药品配送权。
潍坊等地药品独家配送权不断落入山东海王之手,其他上百家企业不愿坐以待毙。一份37家山东省医药商业企业联名盖章的“关于山东海王违规实施所谓的‘阳光集中配送’的情况反映”书,正递交山东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相关部委,指责山东海王涉嫌垄断。
不仅如此,多家企业负责人认为,“山东海王以将销售额的5%拿出来作为政府卫生发展基金作为手段,获得各市的医药配送,是典型的商业贿赂和不正当竞争。”
山东省药品配送权之争由此引发!
企业联名上书
“5月10日下午,山东省近百家与潍坊市各级医院有业务往来的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医药商业企业统统被医院告知终止业务,”本报记者获得当地50家企业签名的投诉信显示,“我们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取消了药品配送资格,所有医院被要求只允许与海王一家医药公司配送。”
潍坊市一家医药商业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市纪委、卫生局5月7日下午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要求所有医院的药品配送必须与山东海王一家签协议,如果有违背会议精神者,将受到严肃查处。”
据“投诉信”介绍,潍坊市现有50家医药商业企业,并有35家取得省级采购的统一配送资格,每年完成营业收入40亿元以上,上缴利税5000万元。
在山东,潍坊一地的医药商业份额就占到了全省的三分之一,也是企业分外看重的一块市场。在此之前,山东海王还与枣庄、威海、聊城等地政府签署“阳光集中配送”协议,邵阳物流 ,成为当地的独家医药配送商。
山东海王连续拿下多个市的药品配送权,这不仅激怒当地的企业,也让拥有全省配送能力的济南中信、国控山东、济南药业集团等具有国有背景的企业深感不满。
5月12日,上述潍坊企业负责人给记者一份山东省37家商业企业联名的“情况反映”书,明确列出山东海王与当地政府签署的药品“阳光集中配送”“四宗罪”:“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涉嫌商业贿赂”。
众多企业表示担忧,“目前,山东海王的‘阳光集中配送’还有向其他地市蔓延的趋势。聊城市已于今年5月起正式实施,滨州、菏泽、泰安、日照、济宁、威海等地正在积极推行。如果全面实施,将会影响到省内数百家医药企业。”
济南中信医药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已经向省委省政府反映了,如果得不到解决,也将向中央相关部委反映。”
5月14日,本报记者致电潍坊市纪委纠风办主任谭新元,他表示,“我们严格按照省里的要求来做,进入省里公布名单的企业,我们优先选择,是否排除其他企业,这个我不好说”。
海王“攻城术”
在山东,济南中信、国控山东等企业在实力与资质上并不次于山东海王,缘何山东海王能成功攻城略地?
济南中信凌先生给记者提供的枣庄、聊城的政府文件则让真相显露,山东海王与部分地市政府签署药品“阳光集中配送”协议,承诺在当地投资以换取当地政府支持。
记者获得聊城市政府今年4月9日给山东海王的一份“回复函”中,第四条明确要求:“6月底前,海王银河能够完成聊城海王公司的工商注册,同时要加快聊城药品现代物流中心的建设,总投资不低于3.5亿元,2011年9月底前竣工投入运营。”
作为回报,聊城市政府表示,“同等条件下,医院要优先选择海王银河取得中标企业委托配送的品种,在中标生产企业委托多家配送的企业中优先海王银河药品额配送。基层医疗机构优先选择海王药业配送基本药物。”
此外,枣庄市政府去年6月1日的《授权委托书》也显示:“根据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海王母公司)与枣庄市服务业办公室签署的《并购整合山东康泰药业协议书》之相关内容,现授权委托山东海王全权处置枣庄市立医院和六家区人民医院的药品‘阳光集中配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