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暴发后,各国颁布了不同程度的旅行禁令,全球邮轮行业进入停摆状态。1月24日开始,中国所有始发港邮轮航次全部取消,据中国港口协会邮轮游艇码头分会统计,截至4月底,原计划在中国运营的邮轮公司已经宣布取消近260个中国始发的航次。邮轮码头面临史无前例的经营困境,根据初步估算,仅仅邮轮港口收入损失就超过2.6亿元人民币,与邮轮产业链相关的船舶供应等相关服务业等也将承受巨大的损失。
随着全球部分地区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管控措施逐渐解除,不少邮轮公司开始陆续发表声明,恢复其夏季的航行计划。那么,当前邮轮市场境况如何,邮轮复航还需满足哪些条件?国内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邮轮市场能否率先复苏?
行业巨头宣布复航计划
今年4月,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宣布延长邮轮“禁航令”到7月24日。随着禁令延长,嘉年华邮轮、皇家加勒比等邮轮公司对下一步的复航计划做出了调整——
5月4日,多家外媒报道嘉年华邮轮公司将于8月1日部分恢复运营,共有8艘邮轮将从美国三个城市出发,并计划在巴哈马、开曼群岛、牙买加和墨西哥等地停留,嘉年华旗下所有其他的北美航线和澳洲航线,均被取消直至8月31日;
美国当地时间5月20日,皇家加勒比游轮取消2020年7月31日前的所有航次。从今年3月13日全球停航起,该公司共计取消了130个航次;
诺唯真则于4月下旬宣布将服务暂停延长至6月底;
此外,MSC地中海邮轮宣布停航时间延长至7月10日,挪威邮轮将停航至7月31日,8月1日复航……
根据全球三大邮轮公司相继披露的2020年一季度财务业绩显示,嘉年华邮轮一季度净亏损7.81亿美元;皇家加勒比净亏损14.44亿美元;诺唯真邮轮一季度净亏损18.8亿美元。
而在中国邮轮母港航线方面,包括星梦邮轮、皇家加勒比等邮轮公司均表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邮轮市场的潜力仍然巨大,基本面向好,对中国邮轮市场的信心不会变,邮轮公司坚信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中国市场未来仍有巨大潜力。不过目前,尚未有邮轮公司宣布中国母港复航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瑞士银行最近的一项分析发现,在过去的一个月里,2021年的邮轮预订量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了9%,其中包括全新的邮轮假期预订,在2020年取消航行的人中,有76%选择接受2021年以后航行的信用,而接受退款的人只有24%,可见游客依然希望能够在疫情过后继续邮轮旅行。
邮轮公司积极展开自救
2020年之前,全球邮轮业走势上涨,正处于繁荣阶段。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邮轮业在2020年急转直下。特别是自CDC发布禁止航行命令以来,邮轮公司暂停运营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这两个多月里,各大邮轮公司除了没有收入,营运亏损,市值蒸发,每个月还要消耗数以亿计的美元维持运营和返还用户的退款。
据悉,停航期间邮轮最主要的成本为财务成本、码头成本和人力成本。其中,人力成本可通过裁员、降薪等方式进行调整,但码头成本和财务成本却难以避免。
以皇家加勒比为例,该邮轮公司预估每月平均消耗的资金约在2.5亿美元到2.75亿美元之间;挪威邮轮每月的日常运营和行政费用也大约在7000万到1.1亿美元之间;另据嘉年华邮轮2019年年报,包含港口费用的“其他船舶成本”达29.25亿美元,为船舶相关成本中最高的一项。
为解决现金流动性问题,邮轮公司不得不通过各种方式开启自救之路——
嘉年华邮轮集团是全球最多的邮轮集团,拥有9家邮轮子品牌和100多艘船只,每月消耗约10亿美元。为了度过这次危机,4月1日,嘉年华发布公告,计划增发6250万股,普通股每股8美元,募资高达5亿美元。同时,嘉年华非公开募集40亿美元的优先抵押债卷和17.5亿的高级可转换债卷。
另外,4月,Public Investment Fund宣布收购嘉年华8.2%的股份,而嘉年华邮轮计划目前已通过债券、股权等方式筹集了约64亿美元的流动资金,在最近的一次电话会议中嘉年华表示在暂停运营的情况下现有资金足够维持到2020年底。嘉年华也在采取裁员、休假、减少工作时间、降低高管薪酬等一系列措施,预计能节省数以亿计的现金支出。
有分析师认为,嘉年华有能力保持流动性和对未来12个月现有债务的偿还能力,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短期资金流动性枯竭的问题,破产的风险不大,但是如果全球疫情继续延续下去,尤其是市场中心在北美的邮轮公司,那对其造成的影响就非常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国际快递 |
跨境铁路 |
多式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