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进一步提升厦门港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萨克拉门托空运价格

 海运新闻     |      2020-06-16 19:13

  接下来,厦门市气象局将环绕厦门港继续建设多座“丝路海运”自动气象观测站,打造专业化的海洋气象观测监测系统,做好海上航运安全气象保障,助力“海丝”核心区建设。

  “以前这个位置,没有合适的地形可以安装气象观测站,只有这个灯塔,但是灯塔又有治理规范,气象观测设施不能随意加在上面。”厦门市气象局副局长李棠华先容,此次在航标部分的支持下,观测站得以设置,是全国首创。

  此外,TA还将有效提升雾天通航效率约10%。每年数万艘次进出厦门港的中外船舶将获得精细的气象服务保障,跨境铁路 国际物流,港口生产、船舶运营、货物流通等将悉数受益,而且,对于今后港口气象规律熟悉、科研攻关以及精准预告等工作的推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丝路海运”自动气象观测站有点厉害。

  将自动气象观测站选址并建设于灯塔上,这个想法有点新。

  往年9月,市气象局加进福建“丝路海运”同盟,深进海事部分、航运企业、码头企业开展调研,数次组织工作职员登船出海实地考察货轮进出港全过程,获取具体的港口气象服务需求。

  据先容,观测站启用后,将对周边区域进行精密观测,观测要素主要包括能见度、风向风速、温湿度、气压等。观测站将采用太阳能供电和4G数据通讯方式,通过数据共享为海事、港口部分精准决策提供依据,实现早发现、早预警、早联动。

  厦门港是全球第14大集装箱港口,固然气象部分依靠多点布局的观测设备为港区提供不间中断服务,保障港口持续快速运转,但位于厦门港进出海口主航道边沿的九节礁四周水域,特定季节受大雾影响较大,对气象观测的需求更为迫切。

  此外,厦门市气象局还将适时推出个性化服务方案,重点聚焦于降水、海上大风、能见度等对通航有较大影响的气象要素,采用中英双语服务,全面对接国际需求和“一带一路”气象建设,持续助力“丝路海运”又好又快发展。

  当日下午,市气象局工作职员在九节礁灯塔上完成启用前的设备调试。

  6月11日,中国有了首座灯塔气象观测站,该观测站安装在福建省厦门港主航道九节礁灯塔,可为每年数万艘过往船舶提供包括能见度、风向风速、温湿度、气压等专业气象服务,进一步提升厦门港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南说,建设这一灯塔气象观测站,发挥了“丝路海运”同盟跨行业、专业化上风,因此,该站也被命名为“丝路海运”自动气象观测站。

  “丝路海运”气象服务未来可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