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运港:
目的港: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国内首艘!“长航造”油气电混合动力内河船舶在渝启航

 海运新闻     |      2020-06-16 22:14

国内首艘!“长航造”油气电混合动力内河船舶在渝启航

2020年06月16日 09时 中国水运报

 6月12日下午,随着一声嘹亮的汽笛声,“新长江26007”轮从重庆东风船厂码头缓缓驶出,开启前往上海的新航程。船舶驶过,烟囱排放的尾气再不见“黑尾巴”,也闻不到浓浓的柴油味了。记者了解到,该轮是国内首艘油气电混合动力内河船舶,为建设绿色长江翻开了新的篇章。




  据悉,“新长江26007”轮总长110米、型深5.6米、型宽19.2米、载重量7000吨,是长航集团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助力长江航运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2019年10月,长航集团所属上海长江轮船有限公司对该轮启动改造工程。通过多方联合协同攻关,并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诸多困难,该轮最终顺利完成了改造。

创造多个业内第一

  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新长江26007”轮的技术改造创造了多个业内第一:

  该轮是国内第一艘油气电混合动力内河船舶,这将为长江干线船舶适应特殊航行条件、并同时满足安全经济性要求的船舶推进方式起到了技术创新示范引领作用;

  该轮是第一艘通过三峡船闸的LNG动力船。交通运输部长航局2019年5月1日发布了《关于LNG动力船试运行通过三峡船闸相关事项的通告》,为LNG动力船过闸提供了政策指引。该轮的此次过闸,实船验证了LNG动力船过闸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为争论多年的LNG船舶能否安全过闸问题给出了答案。

  该轮也是第一艘使用直流组网电力推进技术的散货船,开创了直流电推技术在长江大型散货船应用的先河,为后续锂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在船舶上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安全绿色高效兼备

  “新长江26007”轮具有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经济高效等多重特点。

  在安全性能方面,该轮采用双壳体、低温的LNG燃料罐,安全性能获得中国船级社产品证书认证。同时,燃气、燃油两套动力系统分隔为两个独立机舱,独立运行、独立控制,可智能切换。整套安保控制系统由中船重工研发,技术领先,确保LNG系统安全可靠。

LNG储存罐

  在燃料使用上,LNG与传统柴油相比,环保优势突出。据实验测算显示,在相同能量功率输出下,天然气的氮氧化物减排90%,硫氧化物和PM2.5排放几乎减少100%,船舶污染物排放可大幅减少,彻底消除“冒黑烟”现象,LNG动力已经成为船用绿色环保动力的首选。

  在经济效益方面,该轮在不同航行状况下使用不同的驱动模式,以确保最大的航行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正常运营时,仅需采用电力推进方式,即可满足正常航行需求,较传统动力可减少燃料10%;同时LNG价格比柴油更具优势,价格成本同比可下降25%-30%,经济性显著。

联合攻关精益求精

  “新长江26007”轮的技改研发,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重点合作企业和长航集团内部单位的大力支持。

  据介绍,为实现该船的顺利改造,交通运输部长航局及时给予相关政策指导和帮助;中国船级社全程给予技术指导;中船重工711研究所组建专业技术团队,研发核心动力技术和控制系统;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作为技改总承包商,统筹安排,并提供了专业技术支撑;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船舶LNG能源供给提供了有力保障。

LNG操作仓

  招商局集团领导对该项目的实施给予重视及关心,长航集团有关领导亲临船舶改造现场指导,并汇集系统内部资源给予大力支持。长航集团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组织专家团队,精心设计技改图纸;重庆长江轮船有限公司东风船厂克服疫情影响,攻坚克难,抢抓施工,保证了技改如期完成。

  浪急催潮涌,风正好扬帆!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走向纵深,长江大保护战略要求进一步走实,长航集团表示,将坚定决心,大力发展绿色环保高效船舶,打造绿色航运核心竞争力,合力建设美丽新长江,助力交通强国梦!

来源:中国水运报

返回首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千航国际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国际快递
跨境铁路
多式联运
起始地 目的地 45+ 100 300 详情
深圳 迪拜 30 25 20 详情
广州 南非 26 22 16 详情
上海 巴西 37 28 23 详情
宁波 欧洲 37 27 23 详情
香港 南亚 30 27 25 详情

在线咨询-给我们留言